O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nglish Picture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ducation开题报告

 2023-03-09 09:07: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间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以及国民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绘本这种源自于东方,成熟于西方的新型阅读载体日益成为幼儿重要的阅读材料之一。国外对于绘本的设计、开发、教学实施等方面都比国内早百年,加拿大学者培利.诺德曼所著的《阅读儿童文学的快乐》,日本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等著作对绘本的起源、发展流程和具有的价值都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我国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江户时代初期,主要是出现在古典小说中充当插图,而后逐渐地延伸到通俗小说中。而现代意义上的绘本概念是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系统完整地引进了欧洲的绘本故事后逐渐成熟,其后又逐渐影响到了亚洲的其他国家,之后进入了台湾,直接地影响到中国内地,并且以一种独立的儿童文学类型占据出版界一角。目前国内使用的绘本主要是来源于美国、日本、英国等,绘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绘本在经历了历史变迁和各国传递过程中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生的文字样式,不再仅仅纯粹的指向图画书而更加是一种图画类的文学艺术的形式。早期人们对于绘本的研究主要还着眼于其“图画书”的功能,但随着“图画书”发展至今,尤其是在“绘本热”的背景下,它已然成为了一种视觉与美感体验的媒介以及建构精神的重要模块,无论从其主题意涵中还是从其叙事功能、阅读受众看,都不再仅仅指向儿童了。英文绘本阅读在我国国内虽起步晚,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欠缺,但是国内对于绘本阅读的需求却势如破竹。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绘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相对地丰富,无论对绘本本体的研究,还是亲子阅读方面的实践经验都较为深入,但目前国内绘本阅读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两方面,一是绘本阅读课程开发的角度,另一种是从绘本阅读所形成成熟的制度,但对于开展绘本阅读时有意识地对阅读者进行审美改造,挖掘其审美情趣,提升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发展。

研究目的

英文绘本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教育意义。而美育是通过艺术等美好的形式作为具体媒介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从而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二者进一步融合,探讨英文绘本在不同的主题中体现的社会美,有助于阅读者提升审美体验,构建审美心理结构、有助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升华,从美学角度探讨英文绘本的教育意义与教育功能。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大中小学和幼儿阶段的美育,本研究拟将通过英文绘本其图画形象生动,语句简洁流畅,更符合儿童的口味,更能激发儿童的情绪,更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等特点来更深层次的激发美育的教育功能,凭借着绘本阅读,让儿童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让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帮助幼儿建构全面的精神世界。美育的教育功能为探索英语绘本阅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查阅绘本发展的历史背景, 大致分析绘本阅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大致的发展方向。明确国内外的绘本研究热点:国外主要以绘本阅读的方式,阅读的策略及其功能这几个方面为研究重点,而国内主攻绘本阅读教学与课程的开发。1904年王国维把席勒的美育理论介绍到中国,其后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并产生广泛的影响,由此开始美育中国本土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大中小学和幼儿阶段的美育。而英语绘本作为既具有直观性、生活性、故事性、情感性,且画面优美、情节简单、寓意丰富等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图画书。如果仅仅只用于辅助义务教育教学的话英文绘本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所以我认为美育可以与英语绘本阅读结合探究。

第二章 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英文绘本中美育教育功能较为突出的例本选取。予以下以生命教育主题绘本为例:一、《当鸭子遇见死神》作者:沃尔夫埃布赫鲁 选取原因:这是一本成人和幼儿都适合的小众绘本该绘本的主题关于死亡。但画风和文笔又及其温暖,像徐徐吹来的柔风在耳边轻轻告诉你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可以伴随着爱、陪伴、温暖和愿望。从一个新奇的角度来解读死亡,引起成年读者的反复思考同时为幼儿树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念。二、《LOSS and LOVE》系列绘本 作者:Simona Ciraolo 理由:生命成长过程中经历爱也会经历失去应该让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悲伤的情绪,学会转换思维和角度同时还能培养共情能力,学会勇敢以及对生命的共情和热爱。“生、死”这个话题似乎很沉重,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里,一般很少跟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讨论跟生命有关的话题,比如“死亡”,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孩子们无法理解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文化对“死”的忌讳,觉得不吉利。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有必要让他们正视这个话题。生命的本质就是生与死,死亡其实并不可怕。

第三章本研究将使用问卷调查法,这个部分是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整合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第四章总结经验确定论文研究的大致架构,分析文献,学习作者的写论文的方法、写作的角度、引用方法以及排版等。找出自己的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并积极克服抓住重点。

预期目标

随着国际图书的交流与发展,大量优秀英文绘本被引进国内,并被越来越多地作为辅助资源应用于课程开发与教学运用。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分析出英文绘本在启蒙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并通过选取适合的例本证明在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读者的心灵美、情趣美和情感升华。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实证研究法撰写论文前查找、阅读足够数量的文献,对所写的课题做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概念明确,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并不刻意去研究普遍意义上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结论上,只作为经验的积累。

步骤为:选用案例实证研究选取了两个具体英文绘本为例,通过对绘本中的小句组成,故事结构,文本性质具体分析来论证英文绘本中蕴含的美育价值和教育意义。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Chen Jing-xian (陈静娴).绘本阅读,绘出精彩小学英语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33.

[2] Chen Ya-lan(陈亚兰).运用英文绘本促进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J].文学教育(下),2018,(11):42-43.

[3] Cen Li-hua(陈华丽).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美育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3):52-53.

[4] Guo Wen-binamp;You Xing-qinamp;Lin Yan (郭文斌,尤兴琴,林燕). 儿童绘本阅读领域研究的热点分布及趋势[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5):40-45 76.

[5] Jiang Hui(姜辉).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审美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2):43-44 47.

[6] Lu Zi-wen(鲁子问).英文绘本主题意义内涵与分析方法探索[J].江苏教育,2021(61):25-31.

[7] Li Chang-mei(李常美).美育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J].文教资料,2019,(19):239-240.

[8] Li Jie-ling(李杰玲).以小见大:拇指小人系列童话绘本美育研究[J].美育学刊,2017,8(05):39-47.

[9] Sun Yan-tingamp;Zhang Xiao-yv (孙艳婷,张晓玉).2017美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美育教学模式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6):162-163 169.

[10] Tang Shuo-yi (唐硕颐).浅析体验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下),2014,(08)]:169 171.

[11] Wang Xiao-xi(王晓夕).美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智力,2020,(05):168-169

[12] Wang Jia(王佳).英文绘本在幼儿英语启蒙中的重要性[J].校园英语,2020(36):223-224.

[13] Wang Rui-ming(王瑞明).英文绘本的选择及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20,(06):90-91.

[14] Yang Li-fang (杨丽芳).浅谈幼儿美育活动促进幼儿能力与品质发展的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16,(09):91

[15] Yang Li-jun (杨丽君).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J].才智, 2020,(08):36.

[16] Zhang Yi-nan (张伊娜).回归绘本阅读教学的本真——从绘本的构成要素谈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J].江苏教育,2017,(73):17-19.

[17] Zhai Ya-jie (翟亚杰).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绘本阅读教学有效性[J].小学生(中旬刊),2020,(04):10.

[18] Zheng Jiang-meizi(郑江梅子).绘本与儿童审美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180.

[19] Zheng Danqing(郑丹清).英文绘本传播对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出版广角,2019,(16):80-82.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

(3)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4)5-14周: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5)15-16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6)16-17周: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7)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