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法律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形式,承载着独特的法律文化内涵。
法律翻译关乎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国际交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法律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准确地将中国法律中的特色术语翻译成外语,向世界传递中国法律文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法律翻译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法律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法律翻译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法律术语翻译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宅基地”的英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查阅的文献包括法律翻译理论、中国特色法律术语翻译、“宅基地”相关研究以及法律文本等。
2.案例分析法:选取《物权法》中涉及“宅基地”的相关条文作为案例,分析现有译本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聚焦“宅基地”这一中国特色法律术语的英译问题,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目前国内外对“宅基地”英译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本研究将集中探讨“宅基地”的英译问题,并提出优化译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将功能对等理论和文化调适策略相结合,探索“宅基地”的最佳英译方案。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肖永平,王彦君,谢冠华.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12):1-9.
[2] 蔡四清,刘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结构性困境与改革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6):13-22.
[3] 刘凯,蔡四清.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逻辑、困境与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20(01):39-5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物权法》特色术语的英译辨析:以“宅基地”为例开题报告
- 加里·斯奈德诗歌创作中生态思想的中国元素Chinese Elements in Ecological Thoughts of Gary Snyders Poetry开题报告
- Ten Evil Worl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十毒恶世《无人生还》开题报告
- 《箭与歌》的中文译本研究Study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Arrow and the Song”开题报告
-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 An Analysis of Chinese Internet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inguistics开题报告
- On the Indigenized Marketing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KFC in China开题报告
- On the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aking Oxford English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
- On Xu Zhimo’s Translation Style开题报告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Peoples Cultural Livelihood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China: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ical Intertextuality开题报告
-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a Image in Canadian Think Tanks: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