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在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垂直化的特征越发明显。“三农”短视频也深受大众喜欢,因其技术门槛及成本较低,且以多元化形式展现农村群体生活场景,传递了新时代“三农”形象,丰富了乡土文化的传播。“三农”短视频以农民群体为创作主体,以与农业、 农村、农民相关的内容为创作元素,展现质朴真实的乡村环境与中国乡土文化的变迁,是一种新兴短视频类型。“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有利于向社会传递乡村文化,并且与农业经济相结合,促进了乡村经济产业发展,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加入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具体途径。农民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展农村电商,进行直播带货。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随着通信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升级,短视频成为大众媒介消费的一种途径,聚焦农村内容的“三农”短视频开启了人们新的视野,这对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大有裨益。因为通过短视频这一渠道获得的流量从而助力“三农”直播生态化的健康发展。
“三农”短视频依托于新兴媒介技术,将农业与经济相结合,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贡献极大。因此本文将从“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三农短视频”创作内容、“三农”短视频与直播如何同频共振吸引流量、“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如何创新“三农”短视频新形势及直播搭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及网络直播的传播价值和传播现状,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三农”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现实困境 (2)“三农”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3.1研究方法: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对“三农”传播现状及价值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三农”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也就是“三农”自媒体中的“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自媒体是将发生在农村的故事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记录下来传播到互联网供大家观看和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三农”传播热度持续走高的背后是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媒体平台也为“三农”题材的内容提供更大的曝光率和流量支持,在“三农”传播创作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作为。本文将以“东北雨姐”为“三农”传播优质案例,同时将其与一些博噱头、创作内容低俗做对比。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三农”短视频及直播如何实现乡土文化传播和乡村经济发展以及存在的传播问题及解决方法。 3.2研究步骤: (1)根据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充足的资料,从而全面的了解短视频及直播带货对助推“三农”发展的背景、历史、现状以及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 张来英.“三农”题材短视频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1.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山东:齐鲁书社,2020. [3] 70年,中国农民占比少了五成[n].新华每日电讯,2019-09-04(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