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南丝竹中的扬琴演奏技法开题报告

 2023-02-28 1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扬琴是我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乐器,它是在16世纪末从波斯传入到我国广东沿海一带,并在那里得到了发展。到了清代后期,民间音乐逐渐兴起,扬琴也随之被引进到许多民间器乐的演奏当中,成为了一件具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积累,扬琴也衍生出许多流派的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其中“江南丝竹”是对扬琴的演奏影响较大的一个流派。在“江南丝竹”近几十年的发展当中,我国许许多多的学者都对这一民间曲艺音乐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例如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伍国栋先生就曾发表过《江南丝竹》。除此之外,还有《江南丝竹音乐对扬琴发展的影响》、《中国扬琴传统流派比较研究》以及《“江南丝竹”概念及研究述评》等等。笔者作为一名在苏州本地上学的学生,并且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有关“江南丝竹”课题的研究,因此对这一音乐体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江南丝竹”作为一个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乐种,它与扬琴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所以笔者想通过这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来研究分析出扬琴在演奏“江南丝竹”音乐时的一些特殊的音乐表现技法。我们将以扬琴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江南丝竹的历史渊源,简述扬琴在江南丝竹中的演奏技巧以及它往后的发展。对“江南丝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将这一中国传统的民间器乐合奏艺术能够更好的被当代大学生所了解,同时也为作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南丝竹”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能够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再结合扬琴这一件乐器的特性,论述它在演奏“江南丝竹”音乐时的演奏特点和表现手法,并且对扬琴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一个展望。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 主要研究内容:

扬琴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融入各地说唱戏曲曲艺等地方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一员。江南丝竹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器乐乐种,本课题以江南丝竹中的扬琴演奏技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地方音乐乐种对扬琴产生的积极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江南丝竹乐种研究;2、江南丝竹扬琴流派;3、江南丝竹经典作品及音乐风格; 4、扬琴演奏技法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各种与扬琴和“江南丝竹”相关的文献、学报等来了解扬琴这一件乐器的特色和“江南丝竹”这一乐种的音乐特点。

(2)实践反思法:搜索“江南丝竹”八大曲的曲谱,并且使用扬琴来进行乐曲的演奏,来感受出其中的风格,做出相应的整理与记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江南丝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江明惇.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第10-13周 开始选题并完成论文选题

第14-15周 教师下达论文撰写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