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伦理关系则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
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余华作为当代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揭露和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思考而著称。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变迁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余华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涵盖了创作风格、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叙事技巧等多个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分析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冲击。
2.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分析《在细雨中呼喊》中家庭伦理关系的具体表现,包括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等,揭示其扭曲、冷漠和失序的状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和社会历史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学术期刊、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余华小说和家庭伦理关系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文本细读法:对《在细雨中呼喊》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叙事技巧等,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余华对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方式。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余华小说创作风格与其对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其创作风格是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的,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余华小说的艺术价值。
2.将《在细雨中呼喊》置于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探究社会变革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以及家庭伦理关系解构的时代特征,深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3.在对家庭伦理关系解构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同时,也关注其积极意义,探讨其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思价值以及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启示意义,体现出辩证的思维方法。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艳芳. 论余华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叙事[d].延安大学,2020.
[2] 王乐. “活着”与“爱”的时代主题——论余华小说的伦理诉求[j].汉字文化,2022(09):149-151.
[3] 黄佳薇. 从“温情”到“残酷”——余华创作风格转变论析[j].名作欣赏,2022(15):75-7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