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菌种配伍筛选开题报告

 2023-02-14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复合菌的组合发酵对饲料中常规养分、乳酸含量以及乳酸菌数量的影响来筛选出发酵菌种的添加量和最佳配伍。同时确定该配伍下复合菌的最佳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其他的工艺参数。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发酵饲料来饲喂畜禽,并且具有非常好的饲用效果。用复合菌发酵的饲料不仅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还提高了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了饲养成本。复合益生菌可以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同时有益菌定植肠道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有害菌生长。形成菌体蛋白,促进动物机体对蛋白氨基酸的吸收。发酵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最近几年国内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发酵饲料,所以对发酵菌种以及菌种的配伍研究不断的深入,成为热门。基于发酵饲料的优点,所以对发酵料的研究会源源不断,发酵饲料会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复合益生菌是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通过不同比例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菌群。利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解决了单一菌种发酵不充分的问题。使饲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或者霉菌毒素发酵降解,提高饲料的安全性。

三,应用前景:1,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家禽中的应用,engberg等用湿发酵饲料饲喂16-38日龄的产蛋鸡,发现在采食量,饲料消化率和蛋重上均有提高。2,sholly等用液体发酵谷物饲喂生长猪,研究发现猪的采食量,饲料消化率和肉料比均有提高。3,李晶等在3个不同区域的牧场实行乳酸菌制剂和饲料混合饲喂,饲喂一个月发现产奶量有显著的提高。综上所述发酵饲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基于益生菌本身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对复合益生菌的发酵条件与配伍的研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本实验的研究目标是利用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现有菌种,确定最佳配伍组合,使发酵最优化。本次实验所采用的菌种是从仔猪中筛选出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根据不同的配伍与比例来发酵饲料去获得最佳的成品以确定最佳的发酵菌种组合是本次实验追求的结果。

二:本次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上诉三种菌按照3:5:1的比例(每个配伍设置三个重复),将其作为接种物(按照8%)的接种量对玉米豆粕(3:1)的混合料进行发酵,比较不同组合的发酵对饲料中的常规养分、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量的影响。具体的操作内容包括对培养基的制作,菌种的活化,培养等步骤,饲料发酵好之后对常规养分的测定。

三:在具体实施研究方案的时候具体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发酵方法的选择和成本问题。发酵过程中的原料消毒和成品包装等环节消耗很大。2: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容易被污染,首先在制作培养基的时候培养基容易被污染,活化,复壮,接种等过程菌体也容易被污染,这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发酵玉米豆粕本身的污染问题。4:对于复合益生菌的发酵条件研究不够深入,尽管可以参照单一菌种的发酵条件,但是复合菌混合之后其本身的理化特性相互之间影响,从而不好控制发酵条件。4,测定项目所带来的误差,对于最后测定的常规养分已经乳酸含量,由于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的操作习惯性必然带来一定的误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由于微生物的理化特性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进行预实验来估计微生物培养的参数的大致范围。本实验的方法是通过对三种益生菌的不同类型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来发酵玉米豆粕(按一定的比例3:1)以测得发酵饲料的常规养分来筛选最佳配伍。

二,技术路线:制备培养基活化菌株,复壮菌株,固态发酵,测定ph值(每个配伍设置三个重复)30度培养箱中培养,在不同时段(48h结束)分别取样(称重,稀释,接种,培养,计数,测定乳酸值)将样品冻存整合样品的测定结果测定常规指标和ph值记录结果并分析。

三,实验方案:1:针对单一菌株的特性进行预实验来大致估计复合菌的培养参数范围。2:初步进行复合菌的复合培养寻找最合适的培养条件和最佳组合。3:对益生菌的培养参数进行测定,判断是否用于发酵。4,进行复合益生菌对玉米豆粕的发酵工作。4:按照技术路线内容进行正常实验进程,取样,测指标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预实验探索决定实验结果,本实验依赖预实验的参数范围才能对复合菌的发酵进行判定。

2:基础研究,本实验更偏向于寻找复合发酵菌种的最佳配伍,关注点是对复合菌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与发酵条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17.2.15-2017,2.28)熟悉实验操作流程、熟悉使用各类仪器,并且进行预实验处理。(目前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2017.3.1-2017.3.6)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仪器的预约。(目前已经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