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蛋白水平对苏淮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4 09:56: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母猪的繁殖性能决定了养猪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母猪的繁殖性能取决于遗传、生长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等因素。随着种猪品质的改良,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及饲养环境的改善,母猪的日粮营养需求也在慢慢提高。母猪的营养不但会直接影响它的生产性能,例如产仔数和断奶后发情间隔,还与仔猪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水平有关[1,3]。日粮的营养中蛋白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本课题主要讲述母猪日粮蛋白水平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单细胞蛋白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四大类。蛋白质也是种猪繁殖的必须营养物质。蛋白质的不足,会导致母猪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受阻,比如青年母猪的卵巢和子宫幼稚型,初情期和性成熟推迟等。同时哺乳期的母猪一般都会从奶中排出大量的蛋白质,一旦母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不足,则会降低母猪的乳产量和乳中氨基酸量,甚至会引发母猪在哺乳期失重、仔猪生产性能下降等等。还会影响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2,9,11]。所以为保证母猪的生产性能,要在饲粮中供给足够的蛋白质或氨基酸以满足其需要。

为满足母猪泌乳,并且保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的需要,必须供给适当的蛋白质。调查发现,母猪在商品化的生产中淘汰率一般为30%~50%。正因如此,后备母猪成为了繁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稍作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都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初情期不延迟,从选择交配期间,应该保证后备母猪每天至少35兆焦的消化能。在这期间对蛋白质的过度限制和氨基酸的不平衡也会明显延迟后备母猪的初情期。试验表明含15%的粗蛋白和0.7%赖氨酸的日粮即可满足后备母猪对蛋白质的需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了解日粮蛋白水平对苏淮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明确苏淮猪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日粮蛋白质需要,为母猪的高效生产制定优化配方。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选取基础体况基本一样的苏淮猪母猪若干,以nrc瘦肉型母猪饲养标准为参照,在各繁殖阶段(妊娠前中期至妊娠后期阶段和妊娠后期阶段至断奶期阶段)将日粮蛋白水平降低10%和20%,其中第一阶段的蛋白水平选取14.5%、13%、11.5%,第二阶段蛋白水平选取18%和16%。通过两阶段与三蛋白水平组合进行苏淮猪母猪饲养实验,测定两个繁殖周期内母猪繁殖性能相关指标,明确苏淮猪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的蛋白质需要。

2.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母猪的生产效率是猪场效益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还没有针对地方品种苏淮猪母猪的饲养标准,生产中主要参照外来二元杂交母猪,其高效生产的营养需求特点不清楚,因此对地方猪种苏淮母猪的营养需要也将是母猪营养研究的一个重点。本实验研究了日粮蛋白水平对苏淮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可以针对性的优化其饲料配方,提高苏淮猪母猪的生产效率,提高猪场收益。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6年3月-2016年6月,资料收集及前期准备工作;

2.2016年9月-2017年2月,相关预实验及正式饲养实验,包括按标准挑选和按照实验方案饲养苏淮猪母猪;

3.2016年3月-2017年4月,对实验相关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