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国内视频平台的持续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不满足于单纯观影观剧,而是参与到其中进行互动,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影视“二创”领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喜爱。但是受到消费主义、视频平台二倍速等功能设置以及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时下影视角色在互联网传播中大多呈现着的形象固化的趋势。在舆论大潮流下,一个角色的形象非好即坏、非黑即白,有时一个行为或者一句话在大张声势的网络传播中都会变成不可原谅的道德错误。这样的固化传播忽略了一个角色的立体性格和现实质感。
研究目的:本应在多媒体管道的多向度建构中丰富多样的影视角色,如今却大多呈现着扁平化、标签化、饭圈化的形象单向度传播趋势,其中存在着众多值得探讨的因素。影视角色尤其是主角作为观众现实世界的一种投射,如何理解其形象以及行为,对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如何跳脱单向度思维看待一个人物的形象以及其人际关系处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研究意义:影视剧是当代年轻人文娱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其思想与行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扁平化、标签化和饭圈化的传播趋势是时下影视角色形象塑造的一个痛点。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探讨该现象的原因及对年轻观众的影响,对于当代青年人直面现实生活中多元的价值观、处理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以部分代表性影视角色在网络中的形象传播为研究样本,使用案例分析,查阅各方面的资料,着重分析影视角色形象在互联网形成单向度传播趋势的现状、特点、形成因素等,着重探讨其对年轻人的影响与启示。
预期目标:解决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单向度的传播趋势,立体多角度看待人物及人际关系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研究定义,分析案例,对比分析等。
步骤:
4. 参考文献
1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王学成.拟像的“星丛”:短视频二次创作的批判性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03):151-15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0.15—2024.12.23:收集资料,确定选题
2、2024.12.24—2024.01.05: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4.01.06—2024.02.24:完成开题报告
4、2024.02.25—2024.03.10: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2024.03.11—2024.04.21:完成论文初稿
6、2024.04.22—2024.05.12:完成论文修改稿
7、2024.05.13—2024.05.26:交定稿(2份),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
8、2024.05.27—2024.06.02:评阅老师完成评阅
9、2024年6月初:学生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