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流中所体现的名士生死观——以《世说新语》为考察中心开题报告

 2023-03-10 10:22: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生与死是每个时代的永恒话题,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死观是人类精神层面的思想观念。魏晋生死观是魏晋时期士人面对生死问题的哲思。中古魏晋之际社会动乱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又有外来佛教思想的传入,生死的观念也被烙上深深地时代印记。魏晋时期也是一个伦理道德崩塌的时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儒、释、道、佛、玄思想的并存,人们对生死的考量也变得更加深刻,使得魏晋生死观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对魏晋生死观的研究中,有从生死观理论本身的特性出发,结合魏晋历史,论析生死观本身在魏晋时期的表现影响的研究内容;有将西方死亡观念作为理论支撑,应用于魏晋生死思想研究的;有以魏晋的生死观出发,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表述的 ……结合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文艺学等方面,学者们对魏晋生死观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魏晋生死观

(一)生死观之界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以魏晋生死观为研究对象,需要对《世说新语》等魏晋时期文献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分析,结合魏晋风流的相关内容,广泛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使二者之间相互佐证,以达到研究目的。

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直查法、追溯法、顺查法和倒查法文献检索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整理,了解目前学者对魏晋风流理论与《世说新语》及其中的生死观的研究成果,了解此课题的研究现状,补充其中的缺漏,完善和丰富学术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法:在《世说新语》中整理出大量涉及生死问题的相关描写,结合所要论证的论点,找出有关体现深情、通脱、自然的最经典的案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研究,使文章框架更加丰满,内容更具体形象,论点更有根据。

研究步骤:

1.选题: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确定论文的角度并最终定题;

2.阅读文本并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确定论文的基本框架;

3.论证组织写作的重点,制定论文写作的提纲;

4.根据提纲、文献,撰写论文初稿;

5.与指导老师仔细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修改;

6.最终定稿。

4. 参考文献

4.主要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而已集[C].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73.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冯友兰.三松堂学术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0]宁稼雨.《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11]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

[12]闫续瑞.试论魏晋文人生死观[J].学海,2003(04)

[13]杨纪荣.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6.

[14]王方圆.世说新语中死亡意识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

5. 工作计划

5.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2022.6.06-2022.6.26 论文分组并确定选题

2.2022.10.27-2022.11.30 申报论文题目,资料查阅及分析

3.2022.12.01-2022.01.19 下达任务书

4.2022.01.19-2022.01.23 完成开题报告

5.2022.01.24-2022.02.01 完成论文提纲

6.2022.02.01-2022.02.18 完成论文初稿

7.2022.05.11-2022.05.24 参加中期检查,完成论文修改稿

8.2022.05.25-2022.06.06 提交论文定稿

9.2022.06.07-2022.06.28 评阅论文,论文答辩,评定成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