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学视阈下《情人》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

 2023-03-10 10:22: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学科中很早的一个门类,几乎与比较文学学科同时产生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他者”的形象,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代表人物巴柔指出:“一切形象都源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可见作家在当代文学领域进行创作时更注重主体创造性和激发这一创造性的来源。这与当代形象学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是如何理解、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形象。比较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是三重意义上的形象:其一,它是“异国的形象”;其二,“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其三,“是由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创作出来的形象”。

走进杜拉斯的创作世界,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阈下“中国情人”这一反复被书写的异国他者形象,必然会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是学科研究的对象使然,也是拓展杜拉斯研究的需要使然。《情人》作为其晚年时享誉世界的自传体小说,将目光聚焦在异国形象上,透过其表面现象和创作方式,挖掘和剖析更深层的文化取向和社会背景,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跨越性。不仅《情人》这部作品,其实在她的“情人系列”小说中,都共同塑造了“中国情人”这一形象,时间和情感方面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他者形象。通过杜拉斯的传记可以看出这一形象在对作者身份进行认同和补充时,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叙述者的某种形象。因此杜拉斯笔下的情人是民族集体无意识和公式化的产物,交织着个人和历史的经验,诞生于中越族源关系、法越殖民关系和法中文学关系等多重视野的复杂背景之下。她笔下的情人形象不仅折射出作家个体的人生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了她所从属的法国社会对“中国情人”的想象,这种想象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民族心理中,逐渐凝聚成整个法兰西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想象物。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杜拉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两方面所导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为二十世纪文坛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家,其创作风格、作品主题及构建的价值体系更是影响了国内外的作家。尤其是使她蜚声国际的《情人》,让我们有幸窥探到了杜拉斯不平凡的人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每个人物赋予的性格特征及蕴含的情感态度也折射出作者的价值观,尤其塑造的“他者”形象,寄托了作者强烈的种族意识。本文将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形象学视角下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并联系杜拉斯的其他作品,来明确其写作动因和作品的文学价值。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探究性研究法: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探究研究趋势。

二、文献阅读法:利用文献资料以及对作品的反复阅读,从而探索杜拉斯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学方面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范荣.国际学界杜拉斯研究50年的回顾与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2.

[2]王道乾:关于杜拉的小说创作[j].法国研究,1995.

[3]黄晞耘:一个形象的神话——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到《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j].外国文学评论.20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序号

起止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1

2022.11.15—2022.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

2022.1.5--2022.3.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

2022.3.6--2022.3.20

完成开题报告

4

2022.3.21--2022.3.25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

2022.3.36--2022.4.25

完成论文初稿

6

2022.4.26--2022.5.25

完成论文修改稿

7

2022.5.26--2022.5.30

交定稿,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

8

2022.6月初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