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凝神聚力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本课题在一流专业建设指引下,围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定位,发挥集中实践环节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作用,借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选择本校校园文化创作题材,以学生大学学习生活所熟悉的校园指定空间区域为创作对象,即选取南门以北,电子电工实验楼、真知馆、后藤体育馆、华罗庚馆四栋主要教学办公楼所围合形成的校园核心公共区域进行校园文化空间设计。
选题设计围绕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止于至善”的校训,秉承“以成贤之名,传东大之蕴”的思想,从室内外装饰、公共艺术景观、艺术展陈与陈设的专业视角和设计手法来诠释和表达我校校园文化内涵,塑造符合我校历史传承、办学宗旨,体现学校整体精神风貌,具有立德树人功能的特色美丽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环境艺术创作过程中,基于充分调研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所在校园建筑环境进行专业分析认知,发现问题并在提出专业解决方案的创作中巩固专业理论,增进动手实践能力,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校园环境的创作实践中,感受校园文化精神的召唤,进一步增进校园文化归属感和校园文化认知,在创作中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文化表达
通过景观设计体现出“以成贤之名,传东大之蕴”的设计思想。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前言
现代设计学科体系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三者并重。但在当今大学校园建设中,重视校园建筑和校园规划有余,重视校园景观设计不足。大学管理者习惯将校园景观的元素分解,从属于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体系中进行营造。在有限的校园景观建设实践中,大学建设者们关注较多的是有形校园景观的物质构成,包括景观的构成元素及空间尺度、比例、序列、色彩及风格等;而对无形的校园文化内涵表达则关注不够,许多大学校园养眼不养心,因为没有了文化底蕴而使得景观缺乏个性与灵魂,空间感趋同。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校园灵魂所在,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炼炉。丰富的大学文化内涵,以校园景观做载体,表达的才能更充分。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选题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检索了2002年至2023年的论文,其中有关于校园文化、公共空间和景观设计的条目。最后,选取获得12篇对我们毕业设计课题有重大价值的论文。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类比、归纳和整合,同时对其进行分析,以提取出研究课题可以进行学习借鉴的部分,作为本文的重要理论参考基础。
4. 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
设计地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校内,重点对以华馆大礼堂、青铜鼎为中轴线,串联大草坪及两翼教学楼内庭院的空间进行设计。设计围绕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止于至善”的校训,秉承“以成贤之名,传东大之蕴”的思想,选取其学科特征——严谨有序,多以折线划分空间,体现出工科类应用型院校的理性和秩序。微观上利用铺装、小品、植物乃至水体等造景手法融入学校文化特色来体现校园整体精神风貌,以达到“育人”效果,并增强师生整体凝聚力和校园文化认同感。
设计原则
5. 工作计划
22.12.12-22.12.25 任务发布,进行资料搜集和场地踏勘。
22.12.26-22.12.31 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并搭建原始场地模型。
23.01.02-23.01.29 根据选题要求进行资料归拢、查询与收集。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