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皖东黄牛是安徽省优良地方黄牛品种资源,并在2015年正式跻身国家黄牛品种名录,成为我国黄牛新品种。皖东黄牛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凤阳、定远、明光、来安、五河等皖东丘陵地区。该品种体型大,哺育能力强,肉用性能较好,具有耐粗饲、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特性,是当地农民长期自发选育的地方优良品种,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
随着现代牛场的规模化,大多数牛场都将面临牛粪处理问题,牛粪主要带给我们的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牛粪主要涉及恶臭气体的污染、氮磷污染、药物、添加剂污染、有害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重金属元素污染等[1]。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利用发酵床饲养动物便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粪污的方式。发酵床饲养技术是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环保饲养技术,它可以有效的解决家畜生产中粪尿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发酵床养牛已经成为国内研究养牛的热点。
由于发酵床饲养技术具有环保、生态、安全、肉质好、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受到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推崇。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也在不断的研究和推广该技术。发酵床饲养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民间,最初用于养猪。以后经过日本科研学者的系统研究及科技部门的大力推广,该技术在日本被逐渐推广。韩国赵汉奎先生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学习后,将日本的发酵床饲养技术与韩国对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了韩国的自然养猪法,并在韩国进行实践。韩国的自然养猪法传至日本后,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发展。以往发酵床饲养技术研究与利用更多的集中于养猪[2-3]。然而有关发酵床养牛技术的研究报告也并不多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畜争粮问题得以显现。优化家畜养殖结构,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大力发展反刍动物产业,已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反刍动物产业的同时,相应粪污资源化配套设施也应该更加完善,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研究发酵床养牛技术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目的:本试验采用发酵床、木床饲养和水泥地面饲养相对比,研究夏季不同饲养模式下皖东牛在热应激状态下的生理指标以及维持行为。以期通过一系列数据指标的研究,为发酵床技术在肉牛上的管理与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本实验选择12头生长发育良好的健康皖东青年牛进行试验,试验期间饲喂时间,饲喂饲料等参考本场牛场规程,饲喂采用栓系单栏饲养,并自由采食。分别采用发酵床,木板进行饲养,对照组采用水泥地。采集皮温,直肠温度,以及空气温湿度,并且在天气稳定的进行录像,以便后期进行行为分析观察。通过观察不同饲养模式下夏季皖东牛在水泥地面、木床、发酵床上的体温调节反应特从而进行发酵床对皖东牛热应激缓解作用的评价。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试验仪器:温湿度计,热成像仪,秒表,电子体温计,热电偶温度计,红外温度计,全套录像仪器
1.2 环境与生理指标的测定:选择12头体重相近的青年皖东牛,分为三组,每组4头重复。试验牛区域距后墙2m垂直地面1.5m高度各放置2个温湿度计,每个温湿度计水平间隔2m。于每天08:00、14:00时记录环境温湿度,用电子温度计测定直肠温度,热成像仪测定皮温,以及测定呼吸数。
4. 研究创新点
提出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从家畜生理和行为角度评价皖东牛在水泥地面、木床、发酵床上的体温调节反应特征,为牛用发酵床的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6月20日2016年7月20,制定实验方案
2016年7月202017年7月25月,实验前的准备
2016年7月25日2016年8月15日,进行实验,采集实验数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杨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开题报告
- 环状circINHA-315在猪卵泡闭锁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 环状circINHBB-614在猪卵泡闭锁过程中表达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 Nipbl调控小鼠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的作用研究开题报告
- 高温条件下芦丁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开题报告
- 除草剂阿特拉津对绵羊睾丸间质细胞增殖与调亡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 Ovastacin在哺乳动物卵子受精后的动态变化研究开题报告
- miRNA-27a 克隆、SNPs筛选及其与湖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开题报告
- 不同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ACSL1基因的多物种遗传分析及其与杂交猪脂肪性状的相关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