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对异硫氰酸丙酯消除常见霉菌毒素的效果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9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有毒代谢产物,常存在于畜禽饲料及其原料中,品类繁多,常见霉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等[1]。摄入一定量的霉菌毒素,会使畜禽出现各种中毒症状,从而对其在生长繁殖、遗传育种和免疫应答等方面造成危害[2]。因此,探索和采取预防霉变、去除毒素和治疗病畜的手段措施十分必要[3]。又由于霉菌毒素的产生主要发生在原料生产和饲料管理的过程中,涉及范围广、经历时间长、经手环节多,很难保证高成本的人力物力以预防饲料霉变[4],同时中毒畜群的治疗普遍过程复杂且效果不佳,故常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手段去除毒素,其中霉菌毒素吸附剂因操作简单和经济高效得到了广泛应用[5]

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是由黑芥子油酶解精炼而成,是芥末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刺激性气味[6]。它不仅是重要的调味料,还是一种广受关注的食品防腐剂[7],对食品常见腐败菌、致病菌都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8],固对霉菌毒素也应有较强的降解效果。

乳化剂是指能够使乳浊液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在油水体系中加入乳化剂后,水和油就能相互混合,形成完全分散的乳浊液,其中水包油型(o/w型)乳化剂可使水分散到油中[9],例如溶血磷脂和胆汁酸盐[10]。溶血磷脂在高温和低温,低ph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乳化性,且不受盐浓度的影响,还具有抗氧化性[11];胆汁酸盐作为动物肝脏分泌的天然乳化剂,能够将油脂乳化成乳糜微粒,提高油脂的利用率[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目标:通过采用o/w型饲用乳化剂促进aitc在反应体系中的分散度,以提高aitc与霉菌毒素的反应活性,并将其应用于霉菌毒素吸附剂中,以提高现有产品的脱毒率。

内容:本课题拟采用典型o/w型饲用乳化剂溶血磷脂和胆汁酸钠,分别以不同梯度的量与aitc混合稀释制得乳化工作液,再分别与一定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的标准工作液反应,通过hplc法检测霉菌毒素的剩余含量并计算保留率,以评估乳化剂对aitc与常见霉菌毒素反应活性的影响。其后将不同种不用量的乳化工作液依次置于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中,再分别与不同种及不同浓度的霉菌毒素标准工作液反应,通过hplc法检测霉菌毒素的剩余含量并计算保留率,以评估在吸附剂中乳化剂对aitc与常见霉菌毒素反应活性的影响,从而判断经乳化剂处理的aitc对霉菌毒素吸附剂现有产品的改良效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探究乳化剂对aitc-霉菌毒素反应活性的直接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溶血磷脂和胆汁酸盐作为乳化剂,采用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作为霉菌毒素,采用江苏省奥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益康”作为原始霉菌毒素吸附剂,采用化学分析纯度的aitc,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不同种不同量乳化剂作用下,aitc和霉菌毒素反应体系中霉菌毒素的剩余含量,并通过公式计算霉菌毒素的保留率,经与空白实验组对比后得出乳化剂在直接反应和在吸附剂中这两种条件下,对aitc和霉菌毒素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的改良程度。

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本实验与生产紧密结合,试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对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改良具有经济和指导意义。

(2)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将乳化剂添加于饲料中后,畜禽机体对油脂消化吸收率的提高程度,而本实验则将乳化剂添加到AITC-霉菌毒素这一水油体系中,利用乳化剂的最基础作用,大胆猜测其对此反应体系的影响和对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改良能力。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9年4月——2019年6月 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学习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2019年8月——2019年9月 于江苏省奥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验;

2020年1月——2020年3月 分析实验所得图谱与数据,通过计算与对比对猜想进行验证,同期进行课题申请并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