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峡地区航运贸易持续增长,对航运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三峡船闸的通航能力已接近饱和,限制了大型船舶的通行,成为制约三峡航运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峡航运新通道应运而生。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大型内河船舶设计、船型优化、模型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大型内河船舶设计方面,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等水域的大型散货船、集装箱船等船型设计,并开展了相关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1]、武汉理工大学[2]等高校在内河船舶线型优化、阻力性能预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10000吨级多用途船为研究对象,针对三峡航运新通道的特殊水文地理条件和货运需求,开展船型方案设计及模型试验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三峡航运新通道及货运需求分析:分析三峡航运新通道的水文地理条件、航道条件、通航环境等,以及未来货运需求和船舶运营模式,为船舶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0000吨级三峡航运新通道通航多用途船进行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料,了解三峡航运新通道的水文地理条件、货运需求、船舶设计规范等。
其次,根据三峡航运新通道的实际情况和货运需求,确定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等主要技术参数,并利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包括线型设计、舱室布置、结构设计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强:本研究针对三峡航运新通道的特殊水文地理条件和货运需求,设计10000吨级多用途船型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综合性强:本研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等多种方法,对船舶进行方案设计和性能分析,研究内容全面、系统。
3.实用性强:本研究的成果可为三峡航运新通道的船舶设计、通航标准制定等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超, 刘玉麟, 蔡文山, 等. 长江干线集装箱船发展趋势分析[j]. 水运工程, 2021, 53(5): 1-6.
2. 何建华, 孙玉清, 夏春来. 长江干线大型集装箱船队发展规模研究[j]. 交通运输, 2021, 37(4): 5-9.
3. 陈超, 孟梦, 张文博, 等. 长江三峡大型客船航行阻力cfd预报及优化[j]. 船舶, 2022, 64(5): 9-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