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书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读者往往难以选择。
传统的图书推荐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推荐,存在着主观性强、效率低、覆盖面窄等缺点,已难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图书推荐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图书推荐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推荐算法、推荐系统构建、用户行为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针对现有图书荐阅方法存在的不足,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一个个性化、智能化的图书荐阅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从图书馆数据库、在线书店等渠道收集图书信息、用户信息、用户行为数据等相关数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文献调研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图书推荐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数据收集与处理阶段:从图书馆数据库、在线书店等渠道收集图书信息、用户信息、用户行为数据等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等预处理操作,为后续的数据挖掘任务做好准备。
3.模型构建与分析阶段: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数据和图书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用户兴趣模型和图书特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个性化的图书推荐模型。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数据挖掘算法方面:将探索新的数据挖掘算法或改进现有算法,以提高图书推荐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
例如,可以结合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图书推荐模型。
2.在用户画像构建方面:将结合用户的多源异构数据,如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浏览历史数据等,构建更加全面、准确的用户画像。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晓冬,李芳.基于关联规则的高校图书馆荐购系统研究与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0):104-111.
[2] 刘洋,黄晓斌,王晓.融合用户动态兴趣和社交关系的图书推荐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57(17):146-151.
[3] 王军.基于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图书推荐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2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