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轨道交通作为安全、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运营数据,包括乘客出行信息、列车运行状态、环境监测数据等。
如何有效地管理、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对于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保障安全运营、提升乘客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数据分析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轨道交通数据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轨道交通数据采集方法,以及针对轨道交通数据特点的数据清洗、去噪、补全等预处理方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大规模轨道交通数据分析系统的构建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轨道交通数据分析需求分析: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数据分析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2.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可视化与应用模块,并明确各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轨道交通数据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需求分析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的数据分析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3.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并进行详细设计,确定系统的实现方案。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面向大规模轨道交通数据的分析系统:针对轨道交通数据量大、类型多、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研究高效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方法,构建面向大规模轨道交通数据的分析系统。
2.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轨道交通运营状态分析方法:整合afc数据、列车运行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多源数据,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轨道交通运营状态分析方法,为提高运营效率、保障安全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3.研究面向轨道交通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技术:针对轨道交通数据分析结果的特点,研究直观、高效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为用户提供友好、易用的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平台。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伟,郭华东,王亮,等.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应用与安全挑战[j].信息网络安全,2017(1):53-59.
2.王哲,李克强,张弛,等.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与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8,54(12):1-6.
3.王军,周济,张云.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及预测研究进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7):1-9 1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