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这给移动网络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移动网络的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流量监控系统主要面向固定网络,难以满足移动网络灵活、动态、多样化的需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在移动流量监控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移动流量监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企业也开始关注并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针对移动流量监控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移动端的流量监控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流量采集模块:该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移动设备上的网络流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数据清洗、数据压缩等,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消耗。
2.流量分析模块:该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流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流量类型、应用使用情况、用户行为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开展研究:
1.文献调研:收集和研读国内外关于移动流量监控、流量分析、移动安全等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需求分析:通过对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用户的调研,分析移动流量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并确定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端流量细粒度监控:不同于传统流量监控系统主要关注网络层面的流量统计,本研究将深入到应用层面,实现对移动应用流量的细粒度监控,例如区分应用的不同功能模块、不同用户操作所产生的流量,为用户提供更详细的流量使用信息。
2.个性化流量管理策略:基于细粒度的流量监控数据,本研究将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流量管理策略,例如智能提醒用户流量使用情况、自动优化应用的流量使用设置等,提升用户体验。
3.轻量级系统架构设计:考虑到移动设备资源有限的特点,本研究将采用轻量级系统架构设计,尽量减少系统资源占用,并通过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刘伟,沈晴,费翔.android平台流量监控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0,37(05):271-276 282.
2.王刚,刘天时,王兴伟.一种基于netlink的android应用流量监控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56(10):72-77.
3.马春燕,王志伟.android平台网络流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20,46(02):78-8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