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境歧义分析及其消解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9-07 09:10:02

1.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研究始于赵元任(1959)发表的《汉语中的歧义》一文,其中探讨了歧义的分类和消解等若干问题。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歧义研究进入了一个深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歧义的性质、歧义的分类、歧义的格式、歧义分化的方法、歧义指数等具体的分支研究方面。

其中有关歧义类型的研究涉及了众多不同的角度,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歧义类型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1)课题的基本内容本文会对歧义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以往歧义研究的内容做出概述,得出目前关于歧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歧义现象、歧义分类和歧义消解的研究。

关于歧义成因的研究,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几个方面,语用和语境的原因很少。

本文主要通过语义和语境来对歧义的成因进行分析,对语义和语境造成歧义的原因进行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4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

课题的技术路线:确定选题──讨论确定论文提纲──搜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撰写任务书、开题报告,参加开题──资料的深度剖析,案列的详细分析——论文初稿撰写──修改完善定稿──论文答辩。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5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1.阅读有关现代汉语的书籍、期刊论文等;2.对语言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了解基本语法体系;3.搜集充足且可靠的参考文献资料,具有课题研究所需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4.南通大学提供资料调查研究相关理论,有电子图书馆及知网等查阅下载渠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