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也日益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世界各国的人渴望走进汉语,了解汉语。
于是,全国各大院校相继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内外的汉语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也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孔子学院,开设汉语课堂,以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宋词教学的教学设计,并且以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首宋词《行香子述怀》为例,探讨宋词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去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询相关的资料、文献,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通过认真地研读和归类,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2、课堂观察法:走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观察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老师教导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方法以及侧重点,并且作出分析评估。
3、归纳总结法:结合自己各方面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思考整理,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宋词文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学方法,找出发展方向。
4. 参考文献
[1]韦立军.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叶青.对外汉语教学之我见[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2):54-54.[3]凌娟.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1)37-38.[4]茅维.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5]张向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魅力——兼以对外国留学生的宋词教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07(06):14-15.[6]李靓.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苏州大学,2012.[7]曲春艳.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08):25-31.[8]刘高佶.论教育科学中的教育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1.[9]马晓玲.对外汉语宋词教学——以《如梦令》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6.[10]宫永秀.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6):102-109.[11]陈印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策略与形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68-75[12]王国安.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王志勇.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6):2-9.[14]钱汝绮.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诗词教学初探[D].浙江大学,2010.[15]王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工 作 内 容1、2024.10.15——2024.12.23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2、2024.12.24——2024.1.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3、2024.1.6——2024.2.24 根据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4、2024.2.25——2024.3.10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5、2024.3.11——2024.4.21 完成论文初稿6、2024.4.22——2024.5.12 完成论文修改稿7、2024.5.13——2024.5.26 交定稿(2份), 查重检测8、2024.5.27——2024.6.2 评阅老师完成评阅9、2024年6月初 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