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景观提升改造设计——以南京市罗汉巷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0 0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课题意义:人们对一个城市最初的印象,就是街道。

可以说,街道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特色与活力的重要体现,而街道景观质量的优劣将对人们的精神文明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街道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对旅游者来说,由于他们在一个城市停留时间较短,而且大量时间在城市街道上度过,因此这些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以最直接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这些街道的形象就是游客心目的这个城市的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的目标:(1)梳理相关知识理论,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市街道景观理论体系。

(2)从地域性分析和人性化分析入手,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出合理的城市街道空间,以及城市街道景观发展的模式。

(3)结合理论,对具体的城市街道进行设计改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技术路线: 分析街道现状 ↓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街道的类别、地域性分析、人性化分析 ↓城市街道空间形态设计 ↓解读城市规划、提出设计理念、分析空间尺度、确定空间要素、整合空间序列 ↓ 城市街道景观构成要素设计 ↓建筑、绿化、铺装、设施小品、景观节点、停车场、夜景照明 ↓研究成果 ↓ 街道景观提升改造设计3.2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

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工作,查阅包括: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著作、著名院校的学术论文、相关的学术杂志和网络专著,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和研究,这些文献为设计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

(2)学科交叉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把街道景观设计与历史文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关注人性化的细节,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街道景观设计的理论,包括街道空间的构成特征等。

(2)总结出我国街道景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对当前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现状进行了研究。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如何塑造具有文化特色、具有人文关怀的城市街道景观的原则、思路、手法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2016年3月初至3月中旬) 国内外对街道景观的研究有不少,所以在前期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文献等相关资料,并从中筛选出详实可靠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整合与初步分析归纳,总结出一套街道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研究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201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对南京的街道进行实地调研,重点以童卫路街道为主,对街边建筑、植物、设施小品等街道景观构成要素进行调研分析,并分不同时段、不同地段进行观察,对于车流量和人流量进行记录分析,对人群的活动和类别进行归纳分析等,绘制分析图。

第三阶段场地设计(2016年4月初至5月初)结合第一、二阶段的研究成果,以童卫路街道为设计的场地,参考城市的总体规划,根据设计的原则相应提出设计理念,进行交通设计、景观节点设计、绿化设计等等具体的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