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墓景观的纪念性与生态性表达 ——以南京二龙山公墓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0 17:05: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及前景:死亡一直是人们一个忌讳的话题,过去人们出于思想、迷信、传统、风俗、地域文化、社会教育等原因,将死亡视为禁忌,而往往成为回避和忌讳的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人们科学的、正确的看待人类的生死观,及社会观念的演进也使得人们更多的正视死亡,寄托哀思。

随着殡葬习俗改革,出现了主要是以壁葬、树葬、草坪葬、花葬和海葬、空葬等多新的埋葬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理论研究一技术性研究一实证性研究的辨证思想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城市公墓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和中国殡葬文化为两条线索,相互渗透和借鉴,主要运用和参考风水学、城市生态学理论、中国殡葬文化等理论对我国城市公墓的现状、建设、发展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借鉴国内城市经典作品公墓、陵园及纪念性景观环境设计的相关经验,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得出城市公墓纪念性与生态性表达的规划设计方法,并据此对二龙山公墓进行规划设计。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优秀公墓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研究2.二龙山区位、地形、周边环境及其风水的实地调查3.相关规划政策的研究4.相关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5.总体规划、功能分区的确定6.详细规划7.细部设计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查找文献,了解新闻,寻求理论依据:了解国内外类似概念的研究;纪念性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案;景观生态解决途径及其在墓园的应用2.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调查工具3.实地调研,记录数据4.数据分析,总结特征,给出针对性设计方案5.结题鉴定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城市公墓景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类型,其存在对精神传承、人文纪念、生态保护而言均有重大意义。

我国对城市公墓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不少,但是实际优秀案例并不多见,本课题的特色在于吸收各种类型的理论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经验,探寻出一条独具新意的公墓设计思路及具体方案。

创新:1.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公墓景观的独特性建立适合于城市公墓的规划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阶段 计划完成时间 研究计划 该阶段预期进展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2016年 3月10日至2016年3月20日 查阅和搜集城市公墓设计相关资料、文献以及相关政策。

了解到城市公墓设计要点、注意事项、相关政策规定;分析优秀案例,以备学习借鉴和寻求灵感第二阶段,展开调研 2016年3月11日至2016年3月20日 进行实地考察,大致了解各个二龙山公墓的地理情况,再结合资料,对地块做出区位分析、交通分析等。

画出交通分析、区位分析、周边环境分析等图纸,撰写调研报告第三阶段,总体规划 2016年3月21至2016年4月1 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 制定二至三套总规方案图和功能规划图,征询导师意见第四阶段,评估与修改 2015年 4月 2日至5月20日 方案敲定,细部设计,最后的修改完善 绘出详细设计的图纸,进行ppt汇报,基本完成项目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