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理由
所有的生物都要进行这一项基本的生理活动——睡眠。而作为人类,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作为我们最基本的一项生理活动,也是评判我们生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在睡眠的过程中,不仅我们的身体可以得到休息,体力得到恢复,并且我们的大脑也可以休息,释放一定的压力。
睡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生理活动,因此睡眠也一直是临床上评价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各界学者纷纷投入到睡眠的相关研究中来。睡眠不足或是失眠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第二天的疲倦与动作不协调,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引发意外事故,记忆力降低;而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则更大,连续失眠让人精神萎靡,身体亚健康,严重影响身体发育,对生活也将逐渐失去兴趣,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压力增大,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南京市高校大学生
研究时间:2019.12-2020.4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经济发展较早,人们对自身睡眠的关注比较早,因此对于睡眠质量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早。早在1968年,cepelak j对妊娠期女性的睡眠质量进行研究。buboltz(2001)对大学生的睡眠研究中表示,相对于其他成年人来说,大学生的睡眠时间更短,同时大学生会利用周末的时间补充睡眠。国外的研究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便是不良认知感受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一个重要元素。harvey a g提出了一种新的失眠认知模型(a cognitive model ofinsomnia),即患有失眠症的人往往过度担心自己的睡眠和白天睡眠不足的后果,而这种过度的消极情绪的认知活动会触发自主唤起和情绪上的困扰。这一系列事件的不幸后果是过度和不断升级的焦虑可能最终导致真正的睡眠不足和白天的机能丧失。
(二)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计划于2022年12月-2022年3月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计划如下:
1.开展调查工作:2022年12月-2022年1月
设计个案调查方案,同时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同时,开始撰写文献综述初稿,期间开展计量模型的处理与计算工作。
5. 参考文献
[1]walter c. buboltz,franklin brown,barlow soper.sleep habits and patternsof college students: a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health,2001,50(3):131-135.
[2]harvey a g.a cognitive model of insomnia[j].behaviour research andtherapy,2002,40:869-893.
[3]antonino vitale, devetag, colnago,etc.effect of mattress onactigraphy-based sleep quality and perceived recovery in top-level athietes:a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j].bioligical rhythmresearch,2019,5:689-70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