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但是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一定程度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水资源污染与短缺、噪音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表现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高低,还表现为水域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绿化水平、工业三废的治理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清洁能源的利用等。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当中,而煤炭在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极多,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污染物未被处理就被释放到空气中,使大气PM2.5严重超标。再加上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高排放汽车的大批投入使用,给大气增添了不小的负担。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非常惊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污水和废水,许多都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到江河湖海中去,这就直接污染了江河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噪声污染普遍存在,建筑施工噪音、工厂机器噪音、汽笛噪音等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4大污染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在我国,超过60%的人正遭受着噪音的骚扰。长期处于噪音之中的人们,极易引发耳鸣、耳聋等多种疾病,还容易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绿地覆盖率减少,城市寸土寸金,为提高居住率,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绿地面积则在日益减小。越来越多的绿地被开发利用成工厂、高楼、广场等,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研究2009年至2019年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以期总结出适合我国城市生态发展的有效策略,从而使得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越加顺利。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由5个要素组成: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者。被评价对象就是综合评价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或称为系统。通常情况下,在一个问题中被评价对象是属于同一类的,且个数要大于1,不妨假设一个综合评价问题中有n个被评价对象(或系统),分别记为s1,s2,s3,…,sn;评价指标是反映被评价对象(或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况的基本要素。通常的问题都是有多项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系统所具有某种特征大小的一个度量。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的评价指标一般可用一个向量表示,其中每一个分量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状态,即称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权重系数,每一综合评价的问题都有相应的评价目的,针对某种评价目的,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的这种相对重要性的大小可以用权重系数来刻画。综合评价模型,对于多指标(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就是要通过建立合适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表现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高低,还表现为水域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绿化水平、工业三废的治理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清洁能源的利用等等,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多项指标、从多个不同侧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目前,美国、巴西、丹麦、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成功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滨海城市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伯克利建成了一座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在理查德雷吉斯特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它的城市开发规划有着独特的做法: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增加公园面积,改进公共交通。丹麦哥本哈根将生态城市建设当成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它重点推行了绿色账户,并设立生态市场交易日。绿色账户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市民提高环境意识,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澳大利亚的怀阿拉的生态城市项目开始于1997年,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其战略要求包括:设计并实施综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的控制,建立能源替代研究中心。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了以减少垃圾、实行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新加坡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6.1 完成选题工作
2、2022.11.1- 2022.11.31 完成开题工作
5. 参考文献
[1]王雨飞、冷志明、丁如曦,2016:《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房地产市场发展转型———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学术论坛综述》,《经济研究》第2期。
[2]陈诗一、陈登科,2018:《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研究》第2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