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二线地区新零售竞争力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51: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零售是传统零售业态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是当下零售业颠覆式的变革,受社会关注度较高,但新零售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相对不足,研究新零售能为驱动产业变革、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方向;研究我国一二线地区新零售竞争力,能清晰的反映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在地区的普遍程度、发展状况,从而得出不足的原因,想出打破瓶颈的方法为地区新零售重构提供支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新零售现在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主要发展状况,通过选取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方式,分析一二线地区新零售竞争力,通过各地竞争力的对比情况,基于数据和实证分析研究新零售各地的展望。

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现新零售各地区发展特点、发展的不同、竞争力因素,分析竞争力指标,如何解决新零售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寻求解决新零售领域缺乏技术支撑、有效引导、配套体系等问题的方法

写作提纲:

中英文摘要关键字

一、引言

二、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零售方面

(二)关于零售企业竞争力方面

(三)简单述评

三、一二线地区新零售竞争力——以北京、上海、杭州为例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二)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三)数据分析

(四)影响地区新零售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四、实证研究

五、结论及建议

六、结语

参考文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零售概念源于中国,主要的文献成果集中于国内,本文以期刊文献和新零售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为核心,,结合其他研究报告及著作梳理当前发展状况。

关于新零售研究的成果中,文献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新零售”的含义、本质、成果、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而涉及新零售竞争力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涉及新零售的文献有限,大都是新零售引入某一领域的案例分析。

有关新零售的竞争力分析中,学者大都分析区域差异。陈春明的《新零售时代中国零售业区域差异研究》中,他通过泰尔指数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区域零售业的差异,而且划分了梯度和指标来对比,最后总结了新零售协调发展要从制造业、物流、政府财政、信息产业等方面考虑。魏国伟、狄浩林的《新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用生态位理论,选取诚信因子指标、效用因子指标、服务因子指标、取联通因子指标来描述新零售企业竞争力优势所在,探索影响新零售企业生态环境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刘丽君的《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指标和相关数据阐述我过流通产业发展现状,用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地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生产率、交通体系等密切相关,最后提出了提升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策略。商贸流通业与新零售息息相关,是促进新零售发展的重要力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本学期第九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29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薛楠,齐严. “新零售”背景下北京市零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究[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9.

[2] 韩彩珍,王宝义. “新零售”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8(12):20-30.

[3] 吕淼. “新零售之城”:一个关于新零售 核心城市的故事[j].浙江经济,2018,14(07):48-4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