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创新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部分地区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不仅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影响着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2.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3.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一)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为主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和空间格局特征。
2.揭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人才资源、制度环境、地理位置等。
4.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中国各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统计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揭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演化规律。
5. 五、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探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2.研究内容的创新: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结合起来,探讨区域创新能力非均衡发展对这些方面的影响,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区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3.研究方法的创新: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利用空间计量等方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以期更加科学、客观地揭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江小涓,陈静.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2] 刘凤朝,朱承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分析[j].经济地理,2021,41(11):12-22.
[3] 魏后凯,陈辉煌.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ebm-gml模型的分析[j].经济地理,2020,40(11):1-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湖北省大学生小额信贷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 名品折扣店的经营问题及其改进措施研究——基于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 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江阴市青阳镇的调研分析开题报告
- 生鲜超市的消费者体验及其满意度提升研究——基于对消费者的调研开题报告
- 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京东自有品牌的调研开题报告
- 疫情对公众出行方式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 墨竹工卡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 减价商店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改革措施——基于对名创优品店的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