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意义:
我所选择的论文选题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上海网络与东亚经济秩序研究 》。这一课题是受日本学者古田和子的著作《上海网络与近代东亚—— 19世纪后半期东亚的贸易与交流》的启发,从社会学领域的空间角度解析“上海网络”与“亚洲交易圈”。同时,在古田和子的研究的基础上,不以日本为本位研究,更多的融入近代东亚其他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史的研究,扩大了研究的地理半径范围,探究“亚洲交易圈”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从空间角度研究“亚洲交易圈”的现实。“亚洲交易圈”是滨田武志提出来的,是为了摆脱“西方中心论”对学界的影响,重构亚洲史。但是多数学者在研究“亚洲交易圈”的时候,会将研究重点放在贸易、货币流通等领域,从具体方面探究“亚洲交易圈”。日本学者古田和子则采用了社会学上的空间概念,用交易网络的方式重构近代东亚贸易圈。本文也将立足于空间概念,在古田和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资料,探究“亚洲交易圈”的现实。
2.探究“上海网络”的构成和历史地位。论述近代“上海网络”和“东亚经济秩序”的联系,分析上海在东亚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和对东亚经济秩序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普遍:
由于“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学界在解读亚洲历史的过程中,习惯于将各国历史分割开来研究,重视西方国家对亚洲国家的改造和变革研究,而忽视了亚洲各国贸易上的联系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的设计计划:
1.2022年11月-12月中旬 先阅读日本学者滨田武志、川胜平太等人的著作,了解日本学界的大致研究方向。
2.2022年12月阅读古田和子的相关著作,了解其对于亚洲网络的研究方法。并阅读上海贸易历史相关的书籍。
5. 参考文献
[1]andregunderfrank.silver capital: achten sie in der konomischen globalisierung auf den osten.2000[2]胡悦晗.上海、帝国交易与市场秩序:“亚洲交易圈”理论的新实证——评古田和子《上海网络与近代东亚——19世纪后半期东亚的贸易与交流》[j].社会科学论坛,2010(17):196-201.[3]翟意安. 论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4]光田刚,张玉萍.近代东亚贸易网络论的现状[j].国际政治研究,2001(02):39-42.[5]王隽毅. 国内结构与地区贸易结构[d].外交学院,2016.
[6]谷秀婷. 14-19世纪明清白银存量数据梳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湖北省大学生小额信贷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 名品折扣店的经营问题及其改进措施研究——基于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 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江阴市青阳镇的调研分析开题报告
- 生鲜超市的消费者体验及其满意度提升研究——基于对消费者的调研开题报告
- 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京东自有品牌的调研开题报告
- 疫情对公众出行方式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 墨竹工卡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 减价商店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改革措施——基于对名创优品店的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