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习近平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号召下,绿色成为永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绿色发展需要协调的问题。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表明,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发生在城市区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基于“低碳试点城市”,评估该政策的效果。我们主要聚焦在低碳环境政策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三个渠道,即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生产率提升效应和创新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研究内容一:低碳试点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和环境质量优化。主要分析随着低碳市场政策的实施,城市减少制造业比重、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服务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并且采用did方法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废水(废水排放量)和固体污染物(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本文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两方面的文献:一是有关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Chen etal.(2019)运用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城市化、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关系,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呈倒U型曲线。Zhang et al.(2018)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对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Gu et al.(2018)在研究中国资本投资限制政策实现的碳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时发现中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限制政策有效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碳减排效应。Hering L amp; Poncet S(2014)认为环境规制会通过污染天堂效应抑制企业出口,且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中。杜龙政等(2019)使用2001-2016年省级分行业数据考察环境规制、治理转型对中国工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复合效应,发现中国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在中国情景下验证了波特假说。王岭等(2019)用城市日度空气污染数据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能显著降低环境污染。此外,也有不少学者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展开研究,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实现,计算中国的理论拐点以及曲线形状的影响因素(彭水军和包群,2006;林伯强和蒋竺均,2009)
二是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评估方面。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就是以城市为单位,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推行低碳经济,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清洁、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纷纷寻找对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低碳城市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经过程(辛章平和张银太,2008)。虽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中国自2010年开始,已经推行了9年,但是目前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地评估这一试点的效果的文章较少,前期文章大多侧重理论研究,较少有文章运用实证框架对该政策进行效果评估。陈楠和庄贵阳(2018),从宏观领域、能源、产业、低碳生活、资源环境、低碳政策创新六个维度开发了一套低碳城市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低碳 ”和“ 低碳”战略为指导、以系统工程思维规划布局、完善“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制度、发挥低碳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把握标准化趋势,争取国际话语权等政策建议。宋弘等(2019)运用城市数据研究低碳城市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进行,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企业排污的减少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创新,显著地降低城市空气污染。他还进一步发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资金支出远远小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这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本身有助于实现污染防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这为科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此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法律与体制的建设较为薄弱,较发达国家而言,基于地区的环境政策在执行层面往往会面临更大的阻碍与困难,因此,系统合理地评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效果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文献梳理(2022.11-2022.12):阅读国内外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并整理数据。
(2)理论构建(2022.01-2022.02):构建低碳试点城市环境效应的评估模型。
(3)数据匹配与实证检验(2022.03—2022.04):利用相关实证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低碳试点城市、改善城市环境的三种渠道,并进行对比分析
5. 参考文献
[1] gaoxiangg, zheng w.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abatement under industrialrestructuring by investment restriction[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dynamics, 2018,47:133-144.
[2] hering l,poncet 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xports: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4, 68(2):296-318.
[3] shiyi c,hao j, yulin l.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o2 emissions and energy consumptionstructure: a panel data analysis for chinese prefecture-level citi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9,49:107-11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湖北省大学生小额信贷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 名品折扣店的经营问题及其改进措施研究——基于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 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江阴市青阳镇的调研分析开题报告
- 生鲜超市的消费者体验及其满意度提升研究——基于对消费者的调研开题报告
- 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京东自有品牌的调研开题报告
- 疫情对公众出行方式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 墨竹工卡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 减价商店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改革措施——基于对名创优品店的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