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由:
19世纪是东西方发展进程中地位发生逆转的关键时期。虽然在19世纪以前,早在16世纪的后半叶开始,西方殖民者的势力便已经触及东亚地区,但在此后的数百年间,由于东亚地区盛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西方诸国的各类商品在东亚难以畅销,反而逐渐对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产生较强的依赖。因此西方各国在对东亚的贸易中处于贸易入超的不利地位,更是难以撼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在19世纪开始,先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积极推进鸦片三角贸易,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通过此后几十年间的鸦片贸易英国逐步扭转了它在对东亚地区贸易过程中的不利地位。随后更是以发动鸦片战争来保护它的对华鸦片贸易,并且借助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市场。1840- 1842 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标志着以中国的朝贡贸易为核心的东亚经济体制走向瓦解,东亚地区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文将东亚地区的对外贸易放在亚洲三角贸易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通过对西方的贸易扩张和东亚的朝贡贸易体制瓦解之间的对比,探究19世纪东亚以及世界的经济体系,以及从中分析东西方贸易成败的原因。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当代的中国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和贸易纠纷中有一定的经验启迪。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对19世纪亚洲三角贸易的产生背景和内在机制进行探究,并且对亚洲三角贸易其中的三种重要商品,即茶、鸦片和棉纺织品的贸易数据进行阶段性分析。同时通过对英国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政策和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对比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秩序和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的比较分析,探究19东西方贸易的差异之处和“西胜东输”的产生原因。并且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通过归纳分类等研究方法对19世纪的东亚以及世界的经济体系做一个系统性的阐述。
拟解决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关于亚洲三角贸易的研究,国内外有着不少的研究。在国外。美籍华裔学者谭中(1985)认为,由于东印度公司的活动,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印—中在贸易上出现了一种三角关系。“这种三角贸易的外在结构是:印度为起点,英国为接受端,而中国为印度向英国的财富流动的中继站。”英国学者格林堡利用东印度公司的一些现存资料以及当时的一些中文英文翻译文件,对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贸易进行了一个大致的阐述和梳理,对“东印度公司好英国散商”、“广州贸易”、“对华鸦片贸易”等方面都有涉及,虽然有一些事实错误,不也是比较难得的参考史料。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则将全球化的视角引入对中国的朝贡体制和东亚的经济体系进行细致地梳理和分析。费正清(1993)认为,茶叶与鸦片贸易的扩展不仅打破了中国贸易的平衡,而且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平衡,并进而打破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平衡。近些年来,国外对于19世纪中英印之间的亚洲三角贸易研究数量减少,许多仅限于对以往材料的归纳整理。例如winterbottom anna(2019),通过相关史料整理了1600年至1800年的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程。除了以上学者外,国外还有很多知名的学者对东亚贸易研究都有着自己的探索,如:马士宓亨利等,再次不在一一列举他们的贡献和观点。
国内: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比较分析法。由于东西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有利于考察双方各自的不同,并且也易与理清双方在贸易中的地位。
5. 参考文献
[1]Winterbottom Anna. An experimentalcommunity: the East India Company in London, 1600-1800.[J]. British journal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2019,52(2). [2]格林堡著.《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康成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3]滨下武志著.《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顾琳、马克塞尔登编、王玉茹、赵劲松、张玮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5]邢甲志.五口通商时期中英贸易探析(1843-1858)[D].东北师范大学,2004. [6]李宽柏.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的英国散商研究[D].南昌大学,2006. [7]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 [8]郑元.晚清海关年度贸易报告与西方经济思想的输入[D].河北师范大学,2014. [9]刘毅.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D]. 中国地质太学(北京),2016. [10]胡公启.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 中央财经大学,2018. [11]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视角[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01) . [12]洪之涓.《“亚洲间贸易”论的理论述评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学(季刊),2009,8(2). [13]苏黎.《试论印度在英、印、中三角贸易中的地位问题》[J].南亚研究(季刊),2002,1. [14]郭卫东.棉花与鸦片:19世纪初叶广州中英贸易的货品易位[J].学术研究,2011. [15]黄敬斌.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J].文史哲,2011. [16]陈尚胜.朝贡制度与东亚地区传统国际秩序———以16-19世纪的明清王朝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 [17]范金民.16 至 19 世纪前期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生丝、丝绸贸易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 [18]谭中.英国-中国-印度三角贸易(1771-1840)[A].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湖北省大学生小额信贷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平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 名品折扣店的经营问题及其改进措施研究——基于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 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江阴市青阳镇的调研分析开题报告
- 生鲜超市的消费者体验及其满意度提升研究——基于对消费者的调研开题报告
- 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对京东自有品牌的调研开题报告
- 疫情对公众出行方式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 墨竹工卡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 减价商店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改革措施——基于对名创优品店的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