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消费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快递行业网点布局的开展。
电子商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可以预测的未来,电子商务将会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由于电子商务本生具有的虚拟性,给予了部分人群利用此特点用来获取不法收益的渠道,其中电商欺诈就是最主要的不法行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电商欺诈行为的概述,主要介绍电商欺诈行为的概念、电商欺诈行为特征和类型等方 面的内容, 2.电商欺诈行为盛行现在与原因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商发的现状以及具体电商欺诈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商欺诈案件在实务中遇到的典型困难,之后分析电商欺诈行为出现的原因 3.我国欺诈行为规律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制电商交易欺诈行为的相关立法待完善、政府部门网络领域的监管不尽到位、行业内部协会和外部消协保障力度有所欠缺、经营者和平台经营者的责任承担机制不够健全、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较为薄弱 4.我国电商欺诈行为法律规制对策,包括完善有关规制电商欺诈行为的立法、加大政府部门网络领域的监管力度、强化行业内部协会和外部消协的监督作用、健全电商交易欺诈行为责任承担机制、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杨立新教授在《消费欺诈行为及责任承担》一文中提到,政府立法将欺诈行为主要概括于销售商或服务商,而对电子商务平台则没有纳入规制的范围。
何俊辉在《我国 c2c 电子商务欺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首先分析出欺诈前因模型,从买卖方特征、沟通能力与产品特征等方面作出假设。他认为商家的产品特性与消费者的沟通能力是影响发生网络欺诈概率的重要因素。
李萌将网络消费中的欺诈现象分为四类,例如商品以次充好、制造“信誉度”等类型,结合实务中案件侦破的重难点,提出对治理欺诈的合理措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
2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论文的可行性、实际性,将论文题目和大致范围确定下来,进行开题报告。
3整合已有资料、构筑论文的大纲。、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 john shylu,shahbhavin j.,kartha pradeep. refund fraud analytics for an online retailpurchases[j]. journal of business analytics,2020,3(1).
[2]new accenture report highlights significantspike in consumer fraud, offers steps for public safety agencies to helpcounter the increase[j]. m2 presswire,2022.
[3] wang qiang,zhangwen,li jian,mai feng,ma zhenzhong. effect of online review sentiment on productsal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eview credibility perception[j]. computers inhuman behavior,2022,13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