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导致的高额商誉确认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以复星医药为例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23 10: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非常多的企业选择同行业或者跨行业并购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基本经济效益并在满足企业战略的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以及确立企业在行业中更高的竞争地位和更大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并购完成后,企业的财务在前期需要对并购产生的高额商誉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并在每一期结束后测算商誉减值情况,是否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准备和减值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企业每年的财务数据却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且由多种因素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绩效,如要确立高商誉的确认和后续的减值对企业财务绩效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还需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以保证影响因素的唯一性才可保证论文结论的有效性。

本论文将使用建模软件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建立经济模型,根据A企业的财务数据建立企业财务模型并通过设置合理的函数模型以保证商誉因素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唯一性,并得出相关结论,进而提出在企业并购中商誉管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企业在当前资本市场高度自由的环境下做出最合理的商誉处理方法,使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形成最有利于企业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书籍,阐述公司并购后高商誉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现状及方法。

其次,简述公司财务建模的相关概念,并列举Matlab软件建模分析的数据和方法。

再次,根据A公司披露的历年各类财报信息,详细分析该公司在出现高商誉之后的财务绩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前文的理论基础和A公司的案例分析,从多角度分析公司高商誉确认对财务绩效的具体影响方面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进行总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A公司的案例研究,借助Matlab进行企业财务数据建模分析高商誉确认对A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找到其具体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写作提纲: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当前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分析

(二)Matlab在财务建模方面的应用分析

(三)文献评述

三、基础理论概述

(一)企业财务绩效概述

(二)Matlab软件对于所选取的函数介绍

四、案例行业和公司的选取

(一)A公司的简介和A公司所处的行业选取原因

1.公司简介

2.公司行业选取原因

五、A公司的财务现状及建模分析

(一)A公司的财务现状

(二)A公司建模所选函数分析

(三)高商誉对A公司的财务绩效影响唯一性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三)启示

七、致谢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的理论研究最早出现于Chauvin和Hirschey(1994)的研究,他们发现非制造业企业中,并购商誉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与股票业绩均有正面影响。Henring等(2000)将并购商誉区分为“协同并购商誉'和“持续经营并购商誉”,指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两种并购商誉的不同组成比例会有不同的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并购活动产生的协同并购商誉的重视程度高于可持续的并购商誉。Deten和Zulch(2012)在国际会计准则背景下研究了管理者确认的并购商誉和他们的奖金薪酬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并购前管理者的奖金较低,管理者会在并购中确认更高的商誉金额使自己的奖金相应提高,不过这一关系并非线性的。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商誉问题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并购后的商誉减值更将商誉推向了舆论与监管的中心。商誉来自于公司的并购活动,是收购方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在收购日公允价值的差额,实质上等于收购方在并购中支付的溢价,反映了企业中不可辨认的、可以创造未来超额利润的一切要素和情形(杜兴强,2011)。胡燕等人(2012)实证发现,合并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股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确认的并购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并购商誉与股价均显著正相关。刘璐等(2015)采用分析研究的方法,对在保险企业管理熵值与企业利润率、并购商誉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结论:管理熵的增加会减少企业并购商誉的价值,进一步会带来企业利润率的下降。并购活动作为改变企业系统的管理熵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并购重组中,主并企业很好重组整合获得协同效应,就会减少企业系统管理熵值,在这样的并购交易中商誉具有提高企业利润率的作用。刘超等人(201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并购溢价和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公司业绩、大股东持股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商誉减值、商誉和并购溢价对股价崩盘风险虽然都能产生正向影响,但是高并购溢价不会加剧商誉对股价崩盘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收购者的业绩下降和股权结构的过度分散是商誉加剧股价暴跌风险的两种传导机制。在监管较为严格的国有上市.公司中,商誉和并购溢价对股价崩盘风险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著相关性。魏志华、朱彩云(2019)实证发现,超额商誉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显著相关,并进一步指出超额商誉导致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和行业竞争优势持续下降,最终损害公司经营业绩。

Henning等(2000)认为商誉中仅有持续经营部分和产生协同效应的部分对公司收益产生正向影响,而对标的高估的部分会减损公司价值,冯科等(2018)认为当商誉低于某--水平时,能提升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当商誉高于这-水平时,反而会降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因此,商誉可以分为合理商誉和高估商誉,只有合理商誉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促进作用,而高估商誉只会减少公司未来业绩。商誉余额高并不代表商誉减值风险高,只有并购后整合效果不佳才会导致商誉减值,而商誉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往往会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亏损,商誉减值的风险与并购资产的经营业绩有关。本文将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作为考核商誉是否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的标准,将商誉分为能够提高公司业绩的合理商誉与不能提高公司业绩的高估商誉。根据郑海英(2014)的研究,上市公司支付较高的商誉成本能够提升当期业绩,但降低了未来两期的业绩,并且实践发现,三年对赌期结束后,容易出现巨额商誉减值,所以本文以并购方并购后第三年的利润变化来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若第三年利润增长率为正,则为能够提高企业业绩的商誉,即为合理商誉;若第三年利润增长率为负,则为不能提高企业业绩的商誉,即为高估商誉。

一方面,商誉体现了并购企业预期未来能够产生的协同效应,企业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强市场竞争地位的需求非常旺盛,希望凭借并购形成产业内规模效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另-方面,商誉的确认以及后续处理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商誉的过高溢价容易形成商誉减值,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机会,不利于实现协同效应。有些公司收购标的盈利不及预期,公司却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有的公司因当年扭亏无望,便通过大额计提商誉减值为公司“洗大澡”,为未来业绩增长铺平道路。上市公司报喜不报忧亦或是只报忧不报喜的信息披露行为最终会随着商誉减值进入市场,造成企业业绩大额亏损,凸显出高溢价井购的潜在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井购商誉已经成为企业高速发展、承担经营风险的重要信号;对企业来说,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股权融资活动的支持,但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投资者会基于融资方行为的不确定性向公司索取风险补偿,即股权融资成本。综上,上市公司的并购商誉会如何影响股权融资成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5日至2022年12月25日——拟定提纲。通过浏览学校图书馆纸质书籍、电子资源以及硕博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26日至2022年1月31日——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论文中需要的数据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数据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2月1日至4月15日——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内容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完善论文。

4、2022年4月16日至5月上旬——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Edi, Basri YZ,Arafah W. The Effect of Acquisition Synergy on Firm Perfomance moderated byFirm Reput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Finance amp; Auditing Studies.2020;6(1):16-32. doi:10.32602/jafas.2020.002

[2] Blagoeva RR,Kavusan K, Jansen JJP. Who violates expectations when? How firms’ growth anddividend reputations affect investors’ reactions to acquisitions.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2020;41(9):1712-1742.doi:10.1002/smj.3155

[3] Haleblian JJ,Pfarrer MD, Kiley JT. High-Reputation Firms and Their DifferentialAcquisition Behavior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ohn Wiley amp; Sons,Inc). 2017;38(11):2237-2254. doi:10.1002/smj.2645

[4] Lyu H, Wang W.Individual financial advisor’s reputation concern and Mamp;A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0;60:N.PAG.doi:10.1016/j.pacfin.2020.101281

[5] 韩宏稳.商誉减值研究述评及中国情境下研究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1):65-76.

[6] 朱平芳,冯树辉.CEO个人特征、激励约束机制与商誉减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1):119-130.

[7] 谭跃,汪伶洁.超额商誉、薪酬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J].会计之友,2022(04):103-111.

[8] 许轲名.并购商誉、审计意见与债务融资成本[J].财会通讯,2022(01):45-48.

[9] 刘新仕,刘玉泽.商誉减值测试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22(02):74-78.

[10] 常利民.商誉减值与公司业绩预告行为[J].证券市场导报,2022(01):62-71.

[11] 刘笑霞,李明辉.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商誉减值[J/OL].管理工程学报:1-16[2022-02-02].https://doi.org/10.13587/j.cnki.jieem.2022.03.007.

[12] 王艳,许烨琪.高溢价并购可以带来高市场回报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2(01):52-61.

[13] 叶超,李明辉.超额商誉与企业创新行为[J].财贸研究,2021,32(12):65-81.

[14] 蔡曼莉,程凤朝,梁相,朱往立.商誉及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11):38-45 3.

[15] 杨晟毅.商誉减值决策与减值后市场反应[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11):1621-1626.

[16] 张阳,徐子慧,姜思雨.并购商誉、外部监督与审计师定价策略[J].会计之友,2021(21):99-106.

[17] 赵彦锋.超额商誉、高管激励与审计收费[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01):62-69.

[18] 姚海鑫,林炜珈.并购商誉会影响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吗?——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01):63-69 3.

[19] 杨成文,曲迎超.曲美并购Ekornes的商誉变更原因分析——基于GM(1,1)模型[J].财会通讯,2021(01):109-113.

[20] 吴定玉,詹霓.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并购商誉的中介作用[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35(05):108-120 160.

[21] 吕忠宏,范思萌.并购商誉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S2):17-20.

[22] 郭雪萌,余瑞娟.商誉能否反映企业超额收益能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1):87-97.

[23] 吕忠宏,范思萌.并购商誉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S2):17-20.

[24] 郭雪萌,余瑞娟.商誉能否反映企业超额收益能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1):87-97.

[25] 杨柏辰,张怡,郭炜.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诊断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21,29(03):84-87.

[26] 王娟.融资信号冲击、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绩效——基于倍差倾向性评价模型的实证[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06):62-68.

[27] 杨贵军,周亚梦,孙玲莉.基于Benford-Logistic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10):149-165.

[28] 宋宇,秦学志,李鸿禧.基于Cox回归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及实证[J].管理现代化,2019,39(01):108-110.

[29] 王海峰.试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预测及处理——基于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9):103-106.

[30] 李长山.基于Logistic回归法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8,34(06):185-188.

[31] 樊树海,凌宁.基于AHP-TOPSIS模型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18(06):78-80.

[32] 陈芳,吴杰.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比较研究——基于因子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对比[J].财会通讯,2017(05):106-108

[33] 王捷. 并购商誉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D].上海财经大学,2020

[34] 唐楚. 并购商誉对短期股价波动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DOI:10.27389/d.cnki.gxadu.2020.0009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