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兴支付方式迅速崛起,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凭借其低门槛、高收益、便捷性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个人投资者,改变了居民的储蓄方式和投资行为,对银行资金流动性、负债结构以及银行间市场利率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选题的研究旨在探讨余额宝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兴起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应对挑战、寻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电子支付的普及,新兴支付方式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凸显,这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余额宝等新兴支付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现状、影响以及监管等方面。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新兴支付方式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利用中国金融数据库、wind数据库等收集整理相关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事件分析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余额宝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兴起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新颖:将新兴支付方式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相结合进行研究,从新的视角探讨了新兴支付方式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现实意义。
2.方法科学: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余额宝等新兴支付方式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3.结论实用:本研究的结论将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有助于引导新兴支付方式规范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应对挑战、调整经营策略、寻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郭菊娥,郑振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1):45-50.
[2] 汪圣翔,王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9(01):55-63.
[3] 寇冠敏,李雪松.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间市场利率波动性的影响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01):64-7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