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4 21:51: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 国民基本生存的需要将获得全面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的消费需求, 人们将会追求精神生活和休闲生活。因此, 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旅游消费将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旅游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也将扶摇直上。因此研究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活状况及幸福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总消费从1994年的1 655.93亿元达到2016年的4.6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41%,其中,国内旅游消费支出3.9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05%,2016年旅游消费占gdp比重的11.0%,可以看出,中国旅游消费的规模性增长及迅猛的增长速度,不仅在新常态下对激活国内消费、扩张消费领域有突出贡献,而且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有促进作用。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全面来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升级逐步加快,用于旅游消费的支出日益增长,旅游消费将成为一种刚需。国内旅游市场是全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都是我国旅游业主要的经济增长点。所以,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力求提出更好的对策,并使其发挥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实际意义。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省市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然而不少地区只是盲目大力发展旅游业,期待旅游业可以大幅增加经济收入,却并未对促进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做出详细的数据分析以及采取相应措施,导致实际收入达不到预期状态。还有一些省市的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为了使这些省市利用旅游产业对本省市的经济起推动作用,本文以苏州市为例,使苏州市旅游业可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为苏州市创造更多经济财富,本此课题将采用计量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各个可能影响苏州市旅游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关键因素所在,为促进苏州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中国旅游消费的规模性增长及迅猛的增长速度,不仅在新常态下对激活国内消费、扩张消费领域有突出贡献,而且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有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我国的旅游消费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对于国家对于国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旅游消费作为消费的一种,具备消费理论的一般规律,故在此将其影响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从这两方面对旅游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给出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以提高苏州市旅游经济的增长。

首先,在经济因素方面,从消费理论来看,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居民当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旅游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居民的消费体现在购买力上,而购买力的大小又取决于旅游产品的价格,因此当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决定着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水平越高,人们越倾向于选择发展性消费,其中旅游消费是发展性型消费的重要途径,所以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会对旅游消费产生影响。再次,恩格尔系数越低,旅游需求就满足得越充分,这样可以促使旅游消费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而使人们在收入支付其生活费用之外选择在旅游方面支出相关费用。最后,生产决定消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人均gdp这一因素也要考虑在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所有研究的相关因素也都可以将其分为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

王琪延,韦佳佳等人使用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方法说明了居民收入与休闲时间对旅游消费有正向拉动作用,且居民收入对低层次旅游消费影响更大,休闲时间对高层次旅游消费更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 林甜甜使用logistics与probit回归模型得出个人属性(男性旅游消费意愿高于女性消费)、消费能力(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越高,则旅游消费意愿越强烈;家庭农业收入对旅游消费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家庭工资性收入确实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消费保障(购买商业保险的居民的旅游消费意愿强烈)、消费观念(互联网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产生显著影响。陈永娟与张秋萍选取了人均gdp、旅游周转量、居民储蓄存款、汇率、邮政业务总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6个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利用eveiws5.0软件,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旅游周转量、居民储蓄存款对福建旅游消费的影响尤其显著的结论。给出了保证交通的发达与经济的发展来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性建议。贺渊迪同样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是选取了不同的指标:2007-2015年间陕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和旅行社数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行社数量对旅游消费总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的结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游消费总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旅行社数量和旅游消费总收入呈负相关关系。相对比于陈永娟与张秋萍的建议给出了减少旅行社的数量提高旅行社质量的具体可行性的建议。陈美娜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 (sfa) 评估了消费升级趋势下旅游业的发展效率, 并评估了旅游消费规模的增长速度。结果表明消费升级显著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前景进而影响了我国旅游消费的总体规模。同时,李颖 研究了基于陕西省的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 发现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促进作用。马佳慧等人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黄金周制度三个变量建立var模型,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黄金周制度对旅游消费有促进作用。王振坡等人探讨了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并且得出其对旅游消费都存在显著影响,且家庭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高于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周文丽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表明经济因素对甘肃省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旅游意愿和动机因素,旅游经历和群体支持因素、目的地因素及出行因素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力最小。申鹏鹏等人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国外, thirayoot 调查了泰国某所高校住校生的旅游行为模式, 表明旅游消费不受性别影响。 而md.kamruzzaman认为交通便利性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gardiner认为准确掌握游客未来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偏好对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地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状况对旅游产生影响, w.m.cho, i andrew chan和jan ice wu通过问卷调查, 表明大多数游客认为香港是购物天堂, 但拥挤、繁忙的城市环境却是其劣势, 太平山 (the peak) 和天星码头 (star ferry) 成为其他吸引物中的香港地标,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香港在游客心中的旅游形象,印度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受游客高度认同, 但其欺骗、乞讨、不卫生、安全感缺乏的环境使游客感到沮丧,进而影响到其旅游消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19.6.1 完成选题工作

2、2019.11.1 - 2019.11.30完成开题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王坤明. 2013 年福建旅游收入首破 2 千亿元 比增 16.1%[eb/ol]. (2014-01-26).

[2] 陈敏. 关于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j]. 红河学院学报,2011,9(4):52-54.

[3] 王瑜,俞霞. 高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福建省高速铁路开通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2,19(3):39-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