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是“六稳”之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六稳”是大局,“六保”是基础。保民生就业作为“六保”之首,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问题。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支撑,数字经济时代己然到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社会发展,参与构建国际竞争新格局的核心力量,成为党和政府部门新一轮创新革命的目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激发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生产;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劳动力就业的重大变化。在这个强调保民生就业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会对城镇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探讨。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本文拓展了数字经济发展结果变量的研究。目前针对数字经济影响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探讨数字经济与行业被替代率、行业就业结构及就业技能结构的关系。然而,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就业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就业数量、就业质量等相关概念,把就业划分为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拓展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后果变量研究,丰富了和补充了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性的研究。从实践意义上来看,本文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劳动力政策提供决策参考。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冲击,我国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劳动力就业的变化,深挖协调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方案,为我国劳动力就业政策及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内容一:介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数量的影响问题,当前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效应。aghionandhowitt(1994)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前者指技术进步降低现存工作岗位的价值,加速了企业淘汰低价值的现存岗位。后者指技术进步导致的资本化效应和人力资本价格的上涨,打击了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积极性。很多学者对技术性失业进行了研究,fabien(2002)认为技术进步使新技术淘汰旧技术,劳动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掌握新技术,这会导致就业的直接减少。赵景峰(2002)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不能立即掌握新技术,产生结构性失业;加速了劳动力流动速度,导致摩擦性失业;引发产业变革,可能导致经济萧条,引发周期性失业。在国内,许多学者利用实证分析验证上述理论。冉光和、曹跃群(2007)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1952-2004年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有抑制作用。赵利、王振兴(2010)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短期内对就业有损失效应。陈泽聪(2011)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1993—2008年制造业25个行业的就业情况,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短期内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影响较小。
第二,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paolopini(1997)将创造效应分为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前者指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下降,假设名义收入不变,这将扩大商品的需求,扩大该商品的产出,增加就业。后者指生产率的提高与产出的增加,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瞿群臻(2005)认为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进而增加了劳动者收入和就业岗位。此外,新技术的产生会刺激生产该技术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等发布的报告都对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创造的就业进行了统计,发现通信技术产业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杨伟国、曹艳苗(2006)认为it职业取代传统职业会增加就业机会,但有一定的时滞效应。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目的
1、探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是否对就业数量、就业质量有影响
2、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就业数量、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
5. 参考文献
[1] aghionp ,howitt p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4,61 (477-494).
[2] postel-vinay f.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43 (3:737-760).
[3] pini p.technical change and labour displacement. some comments on recent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j] , 199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家庭中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 新时代农村互助养老组织的生发及运作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 “托老所”式社区养老服务探究——以成都市“白河左岸长者乐园”为例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背景下企业员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以常州市餐饮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 柳州市X机构“养内设医”养老服务研究开题报告
- 新生育政策下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基于四川省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建档困境老人的养老需求与福利保障探究——以苏州市C街道为例开题报告
-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自我价值感提升探究开题报告
- 司法社工介入附条件不起诉涉案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的个案探究开题报告
- 护理院老年人负性情绪消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