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我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长期的无节制开采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5.85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39.69万公顷,牧草地21956.53万公顷;建设用地3690.70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19.92万公顷。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2014,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之一就是提高污染土壤的利用率,即在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污染物扩散的同时,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筛选出具有良好经济价值和较高抗性的植物将是完善这一污染土壤修复模式的重要前提。柳叶菜科植物黄花月见草作为一种耐铜植物并且其种子油由于含有丰富的γ-亚麻酸而具有的较高经济价值,使之成为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的较好植物材料。(ghoreishi and bataghva, 2011;christie,1999)。其在含有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土壤上的利用情况有待进一步探索。
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黄花月见草对不同重金属的响应,以期为植物修复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研究目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侧重于cu、pb、zn、cd对黄花月见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cu、pb、zn、cd对黄花月见草生长的影响
研究内容:
1、cu、pb、zn、cd对黄花月见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2、cu、pb、zn、cd及复合重金属对黄花月见草生长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材料:
黄花月见草(oenothera glazioviana)
研究方法和手段:
4. 研究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
在研究黄花月见草对铜排斥型响应的基础上,研究黄花月见草对其它重金属的响应,为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及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9.1-2014.9.15:实验准备,试验中土壤采集及前处理;黄花月见草种子萌发实验。
2014.9.16-2014.9.30:土壤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土壤稳定处理;
2014.10.1-2015.2.28:播种黄花月见草,取样测量实验指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