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意义 小麦是全世界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种植范围广泛。
近年来,小麦生产供不应求,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对小麦的需求必须提高60%(http://www.fao.org)。
影响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非生物胁迫主要包括干旱、盐胁迫和温度胁迫[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目标①明确孕穗期低温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②明确孕穗期低温对小麦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③明确孕穗期低温对小麦植株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2)研究内容①孕穗期低温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研究②孕穗期低温对小麦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研究③孕穗期低温对小麦植株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研究(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孕穗期不同低温水平、不同低温持续时间对小麦植株碳氮代谢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①基于全自动人工气候室,实施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不同低温水平、低温持续时间的小麦盆栽试验。
②运用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综合利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小麦盆栽试验资料和已有的文献资料等,明确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技术路线见附件3.实验方案 ①试验设计 于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节,在全自动人工气候室中实施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孕穗期不同低温水平、低温持续时间的小麦盆栽试验。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是基于全自动人工气候室实施的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小麦拔节孕穗期低温胁迫试验,研究手段先进,有助于明确自然温度日变化条件下低温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1.研究计划:本研究将于2014年至2015年完成。
(1)2014年月7-2014年12月,小麦植株可溶性糖和氮含量的分析,初步分析处理数据,阐明低温冷害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变化影响,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进行中期总结。
(2)2014年12月-2015年4月,在全自动人工气候室中实施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孕穗期不同低温水平、低温持续时间的小麦盆栽试验,完成相关指标的测定。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