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与纺织工业原料,我国棉花种植品种类型多,区域跨度大,气候类型多变。
在目前棉花主栽品种遗传特性较为优化的背景下,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在纤维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正日益凸现。
其中,温度和水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随着温室化效应的加剧,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不均衡,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再升0.3-4.8 oc,极端天气发生将更为频繁[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在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单因素气候变化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本研究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并非是单因素气候的变化,而是多个因素同时变化,故在棉花遗传因素已优化条件下,开展多因素尤其是高温与渍水两因素耦合对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探明其变化机理,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棉花的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2014年 4月~2014年10月:进行田间试验,取样,并测定棉花主茎功能叶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指标; 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利用试验材料,完成室内生理指标的测定; 2015年1月~2015年4月:整理分析试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预期进展: (1)明确棉花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中碳氮代谢对增温与渍水耦合逆境的响应情况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2) 在全球温室化背景下,前瞻性地评估花铃期温度升高与伴随性强降雨对棉花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为长江下游棉区棉花品种选育及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