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9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不断发展,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零售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数量都有大幅增长,服务状况大幅改善,销售额持续增长。我国零售业态逐渐呈现出百货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大型仓储超市等多样化业态相互并存、相互竞争的新格局。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现行体制对规模的限制、业态布局的不合理、经营观念落后、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完善以及企业资金短缺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

鉴于目前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研究。意在通过自己对于零售业态发展的一些浅显的理解,能比较清楚的阐明零售业态创新的显著优势,能够给我国的零售业一点启示,对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加快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是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创新。

1、我国目前零售业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及促使其发展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刘星原(2001)认为零售业态和经营模式的一定形式和状态,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特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综合因素紧密相关。一定的综合经济因素和经济基础,必然、内在地要求与之有相适应的一定的零售业态格局和经营模式;同事,随着这些综合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内在地要求零售业态格局和经营模式进一步发展变化,以适应新的总体的经济特征对其的要求。在社会综合经济因素和经济基础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决定和要求下,零售业态和经营模式也必然不断地在#8220;扬弃--异化--趋同--再扬弃--再异化--再趋同#8221;的过程规律中演变与发展。

冯盼(2015)从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零售业态结构中存在的业态盲目发展、分布极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低和变革速成等问题,并提出优化零售业态结构的策略。

朱盛妍(2012)通过构建零售业态变迁的综合因素模型,揭示零售业态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趋势。在结合业态变迁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零售业态变迁过程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2.31,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2022.4.10,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4.11-2022.4.20,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刘星原.我国零售业态及经营模式异化与趋同的演变规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1(04):75-79

[2] 冯盼.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变及结构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2):195

[3] 朱盛妍.从零售业态变迁的运行机理看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知识经济,2012(19):113-1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