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上市公司舞弊问题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及道德水准问题成为公众和媒体等关注的焦点。会计舞弊及治理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难点问题,从目前的制度来看,上市公司不仅有着强烈的舞弊动机,而且有着巨大的舞弊机会,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意味着执业环境的恶化和审计风险的加大。现有文献大多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构对财务舞弊的抑制作用,因此,从注册会计师这一重要外部治理参与者的角度,结合风险舞弊导向审计理念,研究如何提高对高风险客户的识别能力并确保审计质量成为实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从注册会计师这一重要外部治理参与者的角度,结合风险舞弊导向审计理念,研究如何提高对高风险客户的识别能力并确保审计质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文献大多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构对财务舞弊的抑制作用,诸多专家学者对会计舞弊的动因及识别还有治理方面都有巨大的学术成果,指出了导致出现会计舞弊的原因,及识别会计舞弊的方法。原因主要包括我国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管理层,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不高、以及对职业知识的短缺、还有法律意识的淡泊、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另外也对如何有效治理舞弊行为提出了相应政策。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环境,提高人员素质等等。
20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开始探究会计舞弊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得出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有四大理论。冰山理论:又叫二因素理论,主要以结构和行为分别对会计舞弊进行探究,结构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客观而且易于识别,会计舞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更具主观性,难以识别。舞弊三角形理论:又叫三因素论,是机会、压力、自我合理化的组成。gone理论:又叫四因素理论,研究出了舞弊是以贪婪、机会、需要、暴露为前提基础的。
wiiliams (1999) 研究了会计舞弊如何辨别,对会计舞弊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探究舞弊公司的特点,试图寻找一些能够表现舞弊的特征,如企业利润的连续亏损、负债额度的增加和账上存在的许多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等现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至30日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
2.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1日至3月1日: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崔奇.基于舞弊导向的高风险客户识别及审计策略[j].会计之友,2014,(36):18-20.
[2]崔奇.舞弊导向下的高风险客户特征识别及审计策略[j].商业经济,2014,(14):113-115.
[3]李雅楠.舞弊审计中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敏感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63-6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