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政府财务报告既是国家决策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作出宏观决策、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政府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政府财务状况、衡量政府绩效、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作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科技与知识齐飞的情况下,目前广泛使用的财务报告还存在些许问题,已不太能满足政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报告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进行相关研究,可使我们从中能够掌握更多信息。首先,改进政府财务报告具有必要性,一是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使政府逐渐向服务型、管理型、绩效型转变。二是公共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财政体制发生较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部门开始循序渐进地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三是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政府财务报告的改进,随着新一届政府开始推行问责制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追踪问效,我国财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都在建立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对政府部门及官员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四是加强社会监督的需要,人民群众和广大媒体对于政府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也日益关注,这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社会监督网,因此,为提高自身透明度,明确其责任,满足社会监督的需要,需建立更加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日渐完善,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各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对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一个更完善的体系的建立,如今我国现行政府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获取信任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财务报告改革进行研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围绕财务报告改革进行研究,对我国财务报告制度的背景、改革历程以及针对目前的制度所存在的某些缺陷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近年来,对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进行研究者不在少数,大多是针对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务报告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其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011年9月,李滢在其发表的《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探索》中论述了政府的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体系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评估政府受托责任的基本依据,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基本思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还需要更充分的资料和相关数据,对本课题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
西方国家关于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相当丰富。这些研究成果通常针对发达国家进行研究,对发展中国家则涉及较少,但对发展中国家也有借鉴意义。rose在1977年提出发展中国家政府舞弊问题,认为有必要提高财政资金透明度,防止滥用,这实质上提出了政府会计的符合性目标。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联邦会计准则委员会(fasab)分别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报告主体等有专门技术界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0年发布了财政透明公告,按照公告要求,要建立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并要涵盖所有外部融资的交易和取得实物捐赠的记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选择论题和研究方向,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2022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
5. 参考文献
[1]邢秀英. 公共受托责任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目标定位及路径选择[j].财会月刊, 2015(16).
[2]戚啸艳,韩静,赵建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的困惑和机遇解构[j].会计研究,2013(06).
[3]李红霞.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路径探析[j]. 地方财政研究2015(0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