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4 12:51: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环境下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全球普遍变暖等气候问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成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碳信息披露作为企业碳管理的基拙、政府碳监管的依据和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人们的共识,所以碳信息披露应运而生。对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倡导企业披露碳信息,并从中发现哪些是影响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而引起企业重点关注这些因素,来分析其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内在联系,最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政府部门在掌握了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后,结合这些影响因素,会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碳信息披露制度,促使企业自愿披露碳信息。其他利益相关者结合低碳经济政策及企业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能更好的了解其财务绩效与风险。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碳信息的涵义和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必要性,对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其次分别从经济压力、监管体制、社会公众和公司规模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因素。最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审查大型企业在碳信息披露的责任与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也积极地进行该方面的探索,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完善措施,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1) 阐述公司碳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主要对本文,研究所依据的国外,和国内相关理论作了简单介绍。内容包括对碳信息披露概念的介绍、碳信息披露必要性的阐述

2) 碳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阅读了国内外关于碳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的的研究文献,初步了解了已有研究现状,为文章的进展做铺垫。

3) 阐述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假设提出。从经济压力、监管体制、社会公众和公司规模等多个方面,试图找出影响企业参与碳信息披露的因素。

4) 碳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针对现状分析中指出的我国公司碳信息披露相关问题,与实证研究中得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从而提出完善碳信息披露的对策。

2.2拟解决的问题:

1)探究现行环境下碳信息披露的不足。

2)提出企业应该如何正确披露碳信息。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 2003 年,#8220;低碳概念#8221;首次在《能源白皮书》中呈现,气候变化的相关课题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从不同角度对碳信息披露开展了激烈的讨论与研究。纵观现有文献,研究者并未对碳信息披露的内涵做出具体界定,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对碳信息进行阐述的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碳信息披露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企业碳信息披露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等方面展开来。

目前国际碳信息披露主要以CDP 为框架,缺乏统一的标准且不连续,企业的自愿披露水平也不高,无法反映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可比性信息的缺乏与统一标准的缺失[16]。张金霞等[10]学者通过研究国际碳信息披露的现状,证实了上述观点。CDP 采取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企业则自愿决定是否披露碳信息。包含澳大利亚在内的多数西方国家,它们选择谨慎的面对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包含碳信息披露),而一般采取鼓励机制而非强制机制。Choi[14]虽然CDP 信息不具可比性,且扩展开来实用性也很局限,但并不代表CDP 不重要。其增加了在公共领域碳相关企业的信息。它的规模和范围是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分配决策的强力保障,同时督促着市场向可持续化和碳敏感化方向前进[13]。目前,相较于国外,我国对企业碳信息的披露主要出于借鉴国外成果的初级阶段,尚无实质性进展[11]。大都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层面,没有过多深入,较多结合中国国情对碳信息内涵以及披露框架做出界定。从内容上看,大多数研究都是停留在描述性阶段,包括对碳信息披露框架体系的研究,或者基于 CDP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此研究的数量有限,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价值有限[9]。因为我国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视度程度不够,大多消极面对CDP调查,表现很不积极,主动意愿急需加强,对于碳信息披露重要性认知也迫切需要改善。部分原因归结于我国尚未存在相关机制体制、政策指引来规范企业的行为,行业标准也存在空缺,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在实践发展方面我国对西方国家都望成莫及[3]。此外,我国企业对于碳信息披露的参与意愿较差导致参与度低,即使企业披露了碳信息,披露内容较为零碎且参差不齐,披露的质量有待提高,缺乏独立统一的披露方式,五花八门。同时企业仅仅从概念陈述层面对气候变化进行认知与理解,造成企业对于预测性的信息(比如风险和机遇)存在认识不足准备不够的缺点,加之企业对于披露碳信息对自身经营带来的影响认识也较模糊,因此企业主动披露碳信息的动机不强[5]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定下论题和研究方向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2022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2022年2月至3月,归纳整理文献资料并构思论文框架,整理并阐述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理论研究,结合相关写作方法,结合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有关文献,找寻本文章论述的要点,并进行搜集数据资料;

2022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2022年5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反复斟酌和修改,并最终定稿。

2022年6月上旬,做好论文答辩准备。

5. 参考文献

[1]陈华 ,王海燕 ,荆新 .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3,(12).

[2]范德玲,刘春林,殷枫.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管

理.2004(20)

[3]高燕,伍卓,胡海波.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化2013,16(14): 13-14

[4] 耿建新,焦若静,刘莉.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l):43-47.

[5]李艳华.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建议[J].商业会计,2013(18):70-71.

[6]穆利萍.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改进建议商业会计,2011(21)

[7] 谭德明,邹树梁.碳信息披露国际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构[J].统计与决策,2010,(11):23-27

[8]汤亚莉,陈自力,刘星,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

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01)

[9]张慧,赵伟.碳信息披露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投资,2013,(3): 116-117.

[10]张金霞,白世秀.国际碳信息披露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海外之窗,2013(2): 123-125.

[11]赵选明,李艳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文献综述[J].理论讨,2013:110-111.

[12] 邹立.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13]Andrew Jane, Cortese Corinne.Carbon Disclosure:Comparability[J].The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and 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2013: 5-17.

[14]Choi B, Lee D, Jim P.An Analysis of Australian Company Carbon Emission

Disclosures[J].Pacific Accounting Review, 2013,1(25): 58-76.

[15]Freedman.M.,Jaggi.B.AdvaneesinEnvironmentalAccountingamp;Management [Ml.UnitedKngdom.EmeraldGroupPublishingLimited,2010(4):129-160.

[16]Wang B, Guo X M, Gao D F.Constructive Research of Carb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J].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13: 989-9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