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媒介记忆是指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采集、理解、编辑、存贮和传播,形成一种以媒介为主导的人类记忆的平台和核心,并以此影响人类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遗忘成为常态,媒介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采用修辞研究方法,研究在特殊时期的媒介记忆——抗疫纪录片,探究其如何进行舆论渲染并获得社会认同,如何规避选择局限性,有利于媒介记忆更好的获得社会认同,保存更真实更生动的记忆图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基于修辞视角,以媒介记忆为研究对象,分析纪录片的媒介记忆构建与影响,分析如何解决媒介记忆内容选择的局限性。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记忆有了新的发展,媒介作为记忆的叙事载体和复述机械,通过信息的采集、把关、编码、叙述等一系列过程完成作为媒介记忆对社会群体的建构。
新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媒介记忆?影响媒介记忆的因素?媒介记忆的影响如何?本文从抗疫纪录片出发,探寻纪录片作为媒介记忆的呈现,如何更好的构建媒介记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媒介记忆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媒介记忆研究综述
媒介记忆研究源起于西方。
美国学者凯奇(carolyn kitch)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认为“媒介记忆是作为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而提出来的概念,试图从中探讨在媒介运作中媒介是如何通过扮演一个记忆代理角色来完成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互动过程。
”耐舍(motti nerger)认为:“媒介记忆所指的并不仅仅是已成记忆的内容,或是有媒体代表作为参考框架的媒体,也指一些媒体自身存在的现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
分析《同济时刻》《人间世》两个纪录片案例,探究纪录片作为媒介记忆的表现,结合纪录片的篇章结构内容以及拍摄方法,从修辞论视角分析媒介记忆的影响因素,媒介记忆的呈现方式。
研究重点与难点
研究重点 :
采用修辞方法,分析抗疫纪录片《同济时刻》《人间世》的内容与结构。
难点:
1、从修辞视角探讨影响媒介记忆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Carolyn Kitch.Pages from the Past: History and Memory in American Magazines[J].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2006.
[2]Neiger M,Meyer O,Zandberg E.On Media Memory: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1.
[3]张俊华.社会记忆和全球交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周海燕.记忆的政治[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5]邵培仁.媒介理论前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6]李红涛,黄顺铭.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J]. 新闻记者,2015,No.389,38-47.
[7]邵鹏.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J].新闻前哨,2012,No.215,30-33.
[8]邵鹏.论媒介记忆活跃与凝固的尺度和张力[J].新闻爱好者,2015,No.453,34-39.
[9]张莉.新媒介∶被释放的社会记忆[J].新闻爱好者,2012,No.405,33-35.
[10]宗华月.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健忘症[J].西部广播电视,2016,No.373,111.
[11]龚新琼.新闻与记忆∶回归媒体记忆研究的核心议题[J].新闻界,2017,14-20.
[12]吴伟.媒介数字化记忆功能下的传播新象[J].青年记者,2017,No.577,10-11.
[13]邵鹏.新闻报道∶诉说过去反映当下昭示未来的媒介记忆[J].当代传播,2016,No.188,96-99.
[14]李佳佳.技术赋能与记忆延伸:媒介记忆的特点、意义与展望[J].声屏世界,2019,No.450,73-75.
[15]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6]胡曙中.英汉修辞学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17]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8]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覃基笙;黄宁.基于修辞学视角的人物访谈互动活动研究——评《人物访谈电视节目互动修辞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No.356,132.
[20]林玉佳.从说服到认同:视觉修辞的探索与思考[J].青年记者,2020,No.685,16-17.
[21]陈建萍.短视频文本国际传播的修辞学认同分析——以李子柒短视频文本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0,No.514,38-41.
[22]秦悦.修辞批评视角下主流媒介记忆与个体媒介记忆的关系研究——以疫情期间两部微纪录片为例[J].新闻传播,2020,No.387,12-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