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恨水讽刺小说的讽刺艺术——基于《八十一梦》与《魍魉世界》的考察开题报告

 2023-03-04 10:04: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张恨水,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集大成者。张恨水的前期创作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为代表,主要是时代背景与男女爱情相结合的才子佳人小说模式;但后期创作在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等都发生了重要改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国家重心转移至重庆,抗战八年,张恨水都是在重庆度过,他的小说创作多数是以战时重庆为背景,小说从题材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以抗战为主题的小说,包括《桃花巷》、《大江东去》、《虎贲万岁》等;第二类是讽刺暴露小说,包括《八十一梦》、《魍魉世界》等;第三类是历史和言情等其他小说,包括《水浒新传》、《丹凤街》等。其中《八十一梦》、《魍魉世界》有突出的讽刺艺术特色,全面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混乱状况和社会的各种丑态。目前学界对于张恨水抗战时期创作的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张恨水抗战小说中的背景研究。张恨水的抗战小说都是在重庆创作的,许多学者会把作品内容跟当时重庆状况结合考察。冯阳在《论战时张恨水的重庆写作》考察了张恨水的重庆写作与重庆的地域文化、市民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的关联。重庆是特有的山川地形,无处不爬坡,如《魍魉世界》中西门德博士在回家爬坡的过程中总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而人力车夫和轿夫是这必不可少的底层劳动力,他们的艰苦生活间接反映了当时重庆社会的黑暗;重庆还有“雾都”的称号,张恨水笔下对雾的描写不仅是指天气,也是隐喻着重庆政治的污浊。再如沈文平在《论张恨水抗战小说当中的重庆书写》也谈到自然风景以意象的形式存在于作品中,如“烈日”、“雾”、“山”、“夜雨”等。重庆抗战的画面:敌机轰炸、躲防空洞等也有在作品中体现,另外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特殊的政治地位使官僚政客、知识分子、商贩蜂拥而至,《魍魉世界》便是描绘这些人们丑恶的一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书籍以及搜索引擎的帮助,查找相关的研究资料,并从中分析研究,为本篇论文奠定基础。

2、文本细读法。仔细阅读涉及到的作品,进行深刻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谢慧.论《八十一梦》的讽刺艺术[j].文化学刊,2018(08):92-94.

[2]卫琳琳.张恨水《八十一梦》的“陌生化”艺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1):

24-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11.05讨论论文选题;

2、2022.11.16确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写作流程和文献查阅;

3、2022.03.2 指导开题报告撰写,提出修改意见,明确绪论写作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