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并且巨大自然灾害次数较多。几次重大自然灾害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在巨大灾害的应对上,我国一直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模式。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 特别是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只有国家才能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 有组织、 有计划地实施救助。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救灾体制主要形成于建国初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中央包揽救灾工作的一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革,其救济水平低、救灾经费不足的弊端日益暴露。而作为政府救助的主导救灾模式,实际上是对救助社会化的一种排斥,也就是说,不存在救灾社会化的问题。这也表明了政府在救灾中的承担的主体作用。作为巨灾应对机制中的主要力量,在财政投入方面以及相关的政策方面的不足显然会给救灾工作的预防和开展、巨灾应对机制的发展形成阻碍,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在巨灾应对机制上存在的财政投入不足入手,主要探讨我国政府支持体系中的财政支持及相关的财政及税收政策支持,并分析我国政府财政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途径。以及结合国外的经验,探讨我国政府可以借鉴的相关措施。
(一)我国已形成的相关巨灾应对机制。其中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而暴露出的相关问题。
(二)政府财政投入现状。财政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对巨灾保险的扶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巨灾应对机制的政府支持体系,国内学者主要从法律、体质以及相关保险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齐毓(2008)我国财政主体间博弈导致财政投入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财政投入资金不规范而且分散,二元的财政供给模式导致城乡间差距明显。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投入缺乏一个制度约束来保证,应建立预警、防治、 救助三位一体的财政投入模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3日,确定论文选题,向指导老师征求论文写作意见。
2.2022年12月01日至12月30日按照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初稿,交老师审查,1月16日前完成开题报告的修改,并当面听取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
3.2022年1月17日至2月27日,收集与选题相关资料,提交论文大纲,经指导老师审阅修改后定稿。
5. 参考文献
[1]张新文. 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
[2] 何小伟.准公共产品_正外部性与政府对巨灾保险市场的干预 [j].金融与经济2011
[3] 侯东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救灾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