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伙伴关系(PPP):理论、实践及其治理特色开题报告

 2023-01-20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首先,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为基础,既吸收了这些理论的精神,又克服了这些理论存在的局限,主张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合作,强调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强调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注重市场功能的发挥,在寻求合作的同时注重权益的保护,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又重视利益的平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理论。

其次,ppp模式涉及到政府、巿场、社团组织等几者之间的关系,对ppp模式的研究有利于重新定位和审视各个角色的作用,明确各自的职能,这样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通过分析整体性政府、协商民主下的公私合作,可以构建一种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和私人部门三方的利益协调一致的新型的供给体制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本文首先研究ppp模式在我国运行的背景并且整理了ppp模式的不同定义;其次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公私伙伴关系的理论研究;再次分析了ppp模式的治理特色及其优缺点;最后结合有关案例对国内外运用ppp模式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ppp模式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ppp模式在我国运行的困境及其发展前景。

3.写作提纲:一、引言(一)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论文选题背景 1.1国际背景 1.2国内背景 2.目的及意义 2.1理论意义 2.2实践意义(二)国内外关于公私伙伴关系的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1.1公私伙伴关系的概念 1.2公私伙伴关系的模式 2.国内研究综述 2.1公司伙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2.2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ppp模式的理论基础(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二)交易成本理论(三)委托代理理论(四)关系治理理论(五)公共产品理论(六)产权理论(七)其他理论 三、ppp模式的治理特色(一)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比较 1.公共供给公共产品 2.私人供给公共产品 3.第三部门供给公共产品 4.ppp供给公共产品(二)ppp模式的特点 1.供给主体多元化,且至少有一个主体是政府 2.兼顾公平与效率,且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3.经过协商合作达成协议,建立平等的关系 4.资源共享,风险公担,利益共享 5.引入了代理机制(三)ppp模式的优势 1.减少政府债务,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2.降低政府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3.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4.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5.有利于实现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四、国内外实践及启示(一)国内外实践 1.英国(保障性住房、伦敦地铁) 2.澳大利亚(spv) 3.菲律宾 4.香港 5.中国内地(二)中国发展ppp的困境 1.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基础较薄弱,难以保障合作的公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公私伙伴关系的研究 1.1公司伙伴关系概念的研究关于公私伙伴关系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且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国外学术界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对#8220;公私伙伴关系#8221;的研究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这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改革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在18 世纪的法国就出现了公私伙伴关系的概念,当时是为了解决市政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但是1789 年法国大革命的突然爆发使得这一理念还没有付诸行动就夭折了。

目前我们所说的公私伙伴关系是始于 1970 年代末英国撒切尔执政时期的私有化改革运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0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2.2022年4月15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3.2022年4月30日前,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hm treasury(1992) .autumn statement 1992,london : hmso. 2.[美]e. s. 萨瓦斯著,周志忍等译: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 e. r. yescombe.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rinciples of policy and finance. oxford:butterworth- heinemann,2007:2-3.。

4.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Raining and Research. ppp-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2000. 5.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guidance for successful ppp[R]. 2003. 6.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ppp,usa. for the good of the people: using ppp to meet america''''s essential needs[R].2002. 7. allan R j. ppp: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practice[c]/ / saskatchewan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paper,4. 1999. 8.[美] 伊曼纽尔#8226;s#8226;.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m].周志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5-258. 9.[英] 达霖#8226;格里姆赛,[澳] 莫文#8226;k#8226;刘易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m].济邦咨询公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10. 10.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guidebook on promoting good governance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eb/ol]. http://www.unece.org/fileadmin/dam/ceci/publications/ppp.pdf,2013-10-01. 11. 叶晓甦 ,徐春梅. 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 ppp) 模式研究述评[j].软科学,2013(6):6-9 12.王灏. 伦敦地铁 ppp 模式仲裁机制[j]. 中国投资,2005,(4):115-116. 13.陈振明.加强对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与机制的研究[j].东南学术,2007 (2):78-79 14.白祖刚.公私伙伴关系关系视野下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d].苏州:苏州大学,2014:39-40 15.高鹏程.ppp 模式:背景、问题及推广途径[j].地方财政研究,2014,(9):19-22 16.于本瑞.ppp模式的国内外实践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4,(8):15-17 17.贾康、孙洁.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j].中国政府采购,2014,(6):12-18 18.唐祥来.公私伙伴关系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财贸研究,2011,(3):79-85 19.罗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研究.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10-35 20.唐祥来.公共产品供给的#8220;第四条道路#8221;-ppp模式[j].经济经纬.2006,(1):17-20 21.唐祥来.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之比较[j].山东经济,2009,(1):13-18 22.孟艳.公司合作伙伴关系的全球发展趋势及政策启示[j].理论学刊,2013,(5):51-54 23.赖丹馨.基于合约理论的公私合作制(ppp)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5-55 24.武志红.我国运行ppp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n].山东财政学报,2005-06-25 25.曾凡军.整体性治理框架下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重构[n].湖北行政学报,2012-07-10 26.黄腾等.中外ppp模式的政府管理比较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09,(1):9-13 27.张万宽.公司伙伴关系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5):125-130 28.田培杰.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框架与分析模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50-149 29李丹阳.当代全球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j].社会科学实践,2008,(6):202-206 30.赵全厚、杨元杰等.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10):9-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