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472882亿元,经济增长为政府税收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一时期的税收收入也从519亿元增长至89738亿元。相比之下,税收增长速度要远超经济增长速度,这引起了各界对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关注。那么,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究竟是多少,是否处于合理区间之内,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性,与国际比较处于何种位置,这一系列问题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着重研究:
1.从理论方面阐述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江苏省宏观税负水平的纵向发展态势和横向对比情况;3.利用回归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4.估算合理的税负区间;5.对税收制度与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和政策主张;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江苏省宏观税负水平的定位及比较情况(2)合理的税负区间的估算(3)对税收制度、税负规模改革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成果
samuelson通过对经济周期的研究,提出了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他认为如果实行超额累进所得税制,那么,一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将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行调整,在经济繁荣时,由于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家可以征收更多的税收,从而减轻经济过热的危险;反之,当经济衰落时,税收收入会自动减少,宏观税负水平会随之下降,从而刺激有效需求,加速经济复苏。同时,政府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税收手段来调控经济,避免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
solow和swan在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外生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假定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是由劳动力增加(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和技术进步共同决定的。索洛认为通过储蓄率的调节可以实现#8220;黄金律#8221;增长,而税负水平的变化是外生的,它可以改变储蓄率,并借此影响经济增长率。但是,他也强调了储蓄率的变化只能暂时性地、而非永久性地改变储蓄率,这就意味着税收政策的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长率;就长期而言,税负水平的变化虽然可以降低或提高产出水平,但是却不能改变长期增长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09日--2022年11月30日:搜集论文资料
2、2022年12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01月01日--2022年03月19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靖学青.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管理与经济 (2014年04期)
宋振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税收、非税收入视角的计量分析[j].天津财经大学 f812.4;f124;f224
张帆.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关系研究 --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j]. 北京交通大学f124;f812.4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