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6 18:49: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有关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的研究始终都是立法、司法与理论学界热议的核心问题之一。公司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一大重要商事主体,本质上是法律拟制之下的人,其意思表示仍需借助自然人加以实现,从而实际参与到民商事活动中,这种借助行为系代表行为而非代理行为,因此法人就法定代表人所为代表行为享有权利同时承担相应义务。在公司实际经营中,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并非全然受公司掌控,因此存在着法定代表人超越公司章程规定和法律规定代表公司进行民商事活动的情形,由此引发公司诉讼,消耗公司人力、物力、时间等多项成本与形象信誉。而公司担保,一方面作为重要增信工具,推助金融市场融资活动顺利展开,同时也是公司增资减债新的良道,但另一方面,除却为公司自身债务作担保直接为公司融资的有利行为,公司担保也伴随着公司营业资产减少、危及公司股东和其他质权人利益的风险,这与公司营利性的本质特征是相悖的。

随着公司担保行为日益频繁,其衍生的诸多问题之一即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也逐渐被关注重视并急待解决,有关越权担保的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中难以统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多个指导文件,文件中对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的判断提供了思路,但司法实践中,各法院在不同案件裁判上仍然呈现对价值评估不一、类案裁判略有差异等现象,明确统一标准的缺乏让法院在认定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上仍存在认定有效、认定无效、认定效力待定三种观点,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的裁判尺度,以致同案不同判,严重影响到了司法公信力。因此,在《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出台与实施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厘清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的认定标准,以此完善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统一认定规则以增强司法裁判的可预期性、提高司法公信力;同时权衡保护债权人与担保人二者间的利益,以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实现法律的相对公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本部分将对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进行综述。首先将分析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产生,将其与公司越权担保概念予以厘清,其次将着重分析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的内在法理,以更好地把握后续的行为效力分析,从法定代表人权利来源入手,对现有内部关系说、规范性质识别说与代表权限制说三大学说进行介绍与合理性分析。

2.本部分将对我国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规制模式进行分析。将概括我国有关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效力认定的司法观点演变,解读并对比评析我国有关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效力规定的法律条文,同时总结归纳相关司法裁判案例的裁判路径,以求对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判断的最佳规范基础。

3.本部分为继上述研究分析所总结出的对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规制路径的具体可行的补充建议。重点就如何把握相对人审查义务边界给出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关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的认定,理论界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规范性质识别路径、内部管理规范路径和代表权限制路径三种规制路径,实务界也各自基于三种理论进行司法裁判而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形时有发生。

就规范性质识别说,该说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认为《公司法》第16条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对相对人亦具有约束力,越权担保应视为合同无效事由。法定代表人超越公司授予权限进行越权担保显然超过界线,出于《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目的,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应视为无效。另一种情况将《公司法》第16条视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意在防止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小股东或者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不影响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效力,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的组织规范,没有对外效力,不能约束与公司交易的第三人。

就内部管理规范说,该说认为《公司法》第16条规范的是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在《民法典》第61条规定之下,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所为担保,也应由公司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相对人不负公司章程与相关担保决议的审查义务。另有观点认为,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一部分,其行为基于公司的意思表示作出即可视为公司行为,因而不论相对人是否知晓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的法律后果总应由公司承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2年11月末-2022年12月末: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二、2022年1月初-2022年2月初:着手论文写作,修改框架

三、2022年2月初-2022年3月初:完成论文初稿与中期报告,补充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周伦军.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合同效力判断规则[j].法律适用,2014(08):2-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