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评价及保障政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1 13:17: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有粮则稳,无粮则乱,满足人口对粮食的基本生存需要在世界各国都是历届政府严格调控的目标之一。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发展及其产生的农业剩余不仅关乎直接生产者的生存,也是分工和城镇化的前提。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并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首次强调谷物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保障粮食安全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地位。我国目前有至少十亿粮食净消费者,了解粮食消费的历史变化规律、当前形势及特征,不仅有助于制定合理科学的粮食生产、供给乃至进口政策,保障国内居民多元化的饮食需求,也有助于及时应对城镇化转型过程中的消费增长,调整消费预期,以期实现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稳定的粮食供需平衡。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攸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生产遭受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粮食安全将会持续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人口增长导致的粮食刚性需求增加、现代社会人民对粮食品质的高要求等也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将随城市扩展的推进变得非常严峻。然而,想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借口延缓城市扩展进程,将既阻碍国民经济增长,也无助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但若放弃粮食安全保障,不仅要承担巨大社会、政治风险,也可能陷入经济发展的李嘉图陷阱。因此,寻求城市扩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统一,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之一。

本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主体,研究在城市扩展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尝试构建一个科学的粮食安全绿色健康综合评价体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

贯穿整个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主要的途径是:从定性分析与综合入手,进行定性综合集成,运用定性综合集成的描述性或判断性结论,进一步展开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集成,得到初步的定量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主体,研究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农业用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尝试构建一个科学的粮食安全绿色健康综合评价体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06-2015.12:课题启动,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和项目研究目标,完成项目总体规划;

2016.01-2016.03:提交开题报告,完成数据处理;

2016.03-2016.04: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