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地理考察巨著,不仅详细记录了徐霞客的游历路线,更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其中蕴藏着宝贵的地貌考察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地理学家对地貌的认识,以及古代地貌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旅游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新技术手段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地理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徐霞客游记》中蕴含的地貌信息进行分类和解读,探讨徐霞客对不同类型地貌的观察和描述。
2.分析徐霞客记录地貌信息的特点和方法,以及他对地貌成因的认识和解释。
3.将《徐霞客游记》中的地貌信息与现代地貌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和原因,以及《徐霞客游记》对现代地貌研究的借鉴意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现状,以及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文本分析法:对《徐霞客游记》原文进行精读和分析,识别和提取其中与地貌相关的关键词汇和语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解读,总结徐霞客对地貌的观察和描述特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新颖:将自然语言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徐霞客游记》地貌考察信息提取和比较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为《徐霞客游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研究内容深入:首次系统地对《徐霞客游记》中的地貌考察信息进行提取、分类、空间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徐霞客游记》中蕴含的丰富地貌信息,深化了对徐霞客地貌考察的认识。
3.研究方法交叉融合: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实现了文理交叉融合,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俊岭,王静爱,李建军,等.基于dem的徐霞客游线(湘黔段)空间分析[j].测绘科学,2016,41(12):17-21.
2. 谢明华,陈杰,王立伟,等.基于gis和网络分析法的徐霞客游线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09):187-190.
3. 尹航,刘沛林,张文静.基于gis的《徐霞客游记》地理信息提取及可视化——以西南地区为例[j].地理空间信息,2021,19(09):12-16 2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