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稻千粒重是其库容量和产量潜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育种家进行新品种选育时使用的重要选择性状,也是水稻四个产量构成因子即结实率、穗着粒数、有效穗和千粒重中遗传力最高的一个。
水稻籽粒作为主要食用部分,其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结构。
水稻粒形不仅关系着水稻产量的高低,还其影响着稻米的品质性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 完成对日本晴小粒突变体基因的精细定位,为该基因以后的图位克隆奠定基础,进一步分析控制水稻粒形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揭示更多水稻基因功能和提高水稻产量以及稻米的外观品质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 本研究利用日本晴小粒突变体为实验材料。
经遗传分析表明,该小粒突变体受隐性单基因控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dna样品制备与检测(2)indel标记的开发(3)标记分析2.技术路线利用日本晴小粒突变体与93-11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挑选极端个体作初定位群体对小粒基因进行初定位,再扩大定位群体和初定位结果对小粒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对精细定位区间进行基因预测。
3.实验方案 利用日本晴小粒突变体与93-11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利用水稻基因组中已有的ssr标记和定位群体,对控制该小粒突变体的隐型单基因进行初定位。
在初定位的基础上扩大群体,并且进一步开发新的标记,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
4. 研究创新点
利用水稻基因组中已有的ssr标记和定位群体,对控制该小粒突变体的隐型单基因进行初定位。
在初定位的基础上扩大群体,并且进一步开发新的标记,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
为该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控制水稻株高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7-2013.11 南京土桥水稻试验基地F2群体取极端个体,筛连锁,进行初定位,2013.12-2014.1 进行小粒基因精细定位2014.1-2014.2进行基因预测2014.3-2014.5完成毕业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