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创业板出现在1970年代,兴起于1990年代,出现较晚,属于比较新型。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则是经申请和批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创业板的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股票,同时接受不同国家和区域创业板市场体制评价和约束的公司的统称。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与主板市场公司的规模和成立时间,业绩等方面的不同,其上市的要求更宽松,所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更多的风险。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需要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所以要加强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特点,进一步分析拥有什么结构和模式的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发展更为有利。
而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则更较晚于欧美国家,所以在很多方面还有更多的不足,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通过研究各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点,找出比较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模型,更好的趋利避害,是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好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组织框架及特征;(2)审计委员会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地位及作用。
2.本文以国内外多家创业版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为研究样本,根据他们在最近3年终的年度报表中的信息,利用eviews软件进行T检验,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得出结论。针对我国此类公司现状,提出方案,避免创业板上市公司缺陷的发生,以利于提高公司的效益。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欧美国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较早,外国学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比较多,他们发现,虽然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投资融资的新晋的完善的渠道,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但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矛盾具有客观性,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很多的风险。国外出现美国NASDAQ指数近来的快速下滑等问题。国外创业板企业对加强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
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出现较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在借鉴国外学者理论的基础之上,也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的若干问题,发现公司内设审计委员会的形式化问题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31日前,搜集资料、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2022年3月19日前,撰写、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
3.2022年5月6日前,提交毕业论文修改稿、外文文献和译稿(要求2 500汉字或10000英文印刷符);
5. 参考文献
[1] 何秀英.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审计瓶颈的突破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2,(14).
[2] 阚兴伟,张柯贤,尤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审计风险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4,(8).
[3] 贾适.浅谈会计舞弊行为及其审计策略[j].企业导报,2011,(1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